受到挑釁的大媽不依不饒……能夠維持相對良好的治安條件,大媽們的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老陳煩的不行,總算是找到一個公用電話,打給了智科的辦公室,才算是結束了這無謂的糾纏。
不過,上千塊錢的茶餅的故事,卻是不其然間傳了出去。
“茶廠的廠長,怎麼可能騙人呢?我親眼看到的,人家那麼多茶葉,全都是一餅一餅的。”大媽回到自己的地盤,對於今天的故事,自然要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
城市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怎麼能不新增一些令人興奮的東西呢。
大媽一個勁的描述著自己看到的茶餅,甚至連上面的包裝,都給說的頭頭是道。
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她可是專程跑了一趟茶園呢。
而在楊銳面前,真正的80年老茶,方才展現出其原本的容顏。
“以前的普洱茶市場,大家最認的就是易武。福元昌,同慶號,同興號,還有我手裡的宋聘號,就是號稱易武四大家的商號。”老陳幾經周折,總算是見到了楊銳,說過兩句話,他就掏出自己的茶餅,撬了起來。
喝茶聊天,是茶客們早就習慣了的行為模式了。
普洱茶的茶餅,是用茶葉壓制而成的,一般的茶葉,用不著太講究,差不多的撬起來,湊夠數量,泡就行了。
但是,對於珍貴的老茶,就不能如此倉促了。
老陳是認認真真的,將茶餅上的茶葉,一根根的翹起來的。
如此一來,泡出來的茶葉就不會有碎葉,也就省去了過濾的步驟,能避免過濾的器皿,破壞了茶葉的香味。
“我這一提茶是早年的倉庫裡漏下來的,運氣好,找到了幾提紅票宋聘,在當年,這也是最好的易武。”老陳驕傲的介紹了兩句,又道:“80年的老茶,我手裡也就剩下這麼多了,紅票宋聘就更不用說了,難得楊教授喜歡普洱茶,我們就以茶會友……”
楊銳只能傻傻的點頭。
不說普洱茶的價格幾何,光是80年代老茶這一點,就極為難得了。尤其是在80年代的條件下,這真的是買不到的好東西了。
老茶泡出來的茶湯,濃如琥珀色,與五年十年的中期茶截然不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聞起來,茶香味雖淡,喝到嘴裡,卻有濃烈的茶氣溫潤而來。
“我不懂喝,但是,挺好喝的。”楊銳乖乖的承認自己並不懂茶。
老陳有點失望,他原本希望得到更加有宣傳性的回答呢。
“等這一泡茶喝完,我們再喝喝其他的茶,喝的多了,你就能比較的出來了。”老陳說完,又道:“能讓諾貝爾獎獲得者,喜歡上我們的茶,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