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一點都不著急,那也有點假。同是一個課題組的成員,同樣是有競爭的,最起碼,日後的論文發表了,大家還得爭一個三五七九出來。
但是,著急也沒有什麼用啊。童第周的徒子徒孫,那都是剝卵星人來著,山大出身的谷強,雖然實驗能力強悍,可單就剝卵來說,還真是沒什麼優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眼瞅著王良才和蘇帆配合的越來越默契,兩人也從顯核實驗,過度到了去核實驗,谷強再也坐不住了。
“楊主任,我想改一個實驗思路。”谷強的課題組只能在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實驗操作,更改思路都得要楊銳同意才行。
楊銳對近日的實驗室氣氛心知肚明,卻樂得如此,做科研的,一天三小時也是做,一天八小時也是做,一天十八個小時的也是做,有沒有競爭是大大不同的。
實驗室內的良性競爭再好不過,楊銳毫不意外的問:“你想怎麼改?”
“我想做一條龍的實驗,不想一步步的做了。”谷強也是使出殺手鐧了。
克隆的步驟,說起來其實是挺簡單的,核心的部分,就是把一隻羊的卵細胞去核,塞進去新的卵細胞,再塞入另一隻羊體內,生下來的小羊,就是克隆羊了。
雖然之前之後的步驟還有很多,比如超數排卵,比如照顧孕期的羊等等,任何一個步驟都是少不了的。但是,核心步驟其實並不多。
一步步的做,既是練習,而是尋找更高成功率的方法。
像是最後一步,你得讓母羊生下一隻健康的小羊,如果不能想方設法的提高成功率的話,前面的步驟不都是白浪費了。
蘇格蘭人當年做克隆羊的時候,再最後一步就失敗了三次,每次都是大幾個月的時間,這份辛苦想想就能體會得到。
然而,正規的方法,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谷強。
他不是一個理論水平很好的實驗生物學家,更像是外國實驗室裡的技師們。後者雖然也玩理論,但都是玩具體的操作,兩者的區別,就像是汽車工程師和修車工的區別一樣。
優秀的修車工做個改裝車什麼的,有時候比汽車工程師還厲害,但是,你要一步步的開發新技術,提高汽車的每一個部件的技術指標,還是得汽車工程師來做。
谷強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做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在單獨的環節已經很難提高正確率了,那不是實驗手法的問題,而是小實驗的小思路的問題。
所以,谷強幹脆提出一條龍的開做。
楊銳不禁沉默起來,他也知道谷強的毛病,但是,一步步的做,之所以是正規方法,就是因為一步步做的時候,總體成功率更高,相比一條龍,花費的資源更少,得到的成果更多,可重複率也更高,更重要的是,還更省時間。
一隻羊懷孕都得大幾個月,你一條龍的搞過去,失敗一次就等於耗費了一年的時間,而失敗的情況何其多呢。
但是,考慮到谷強的強運,楊銳又有些猶豫。
真要是按照正規的學術判斷標準,谷強這樣的水平,根本就是及不上王良才的好吧。
雖然以實驗能力來說,谷強也是國內一流了,但王良才在中科院都是頂尖的,就國內範圍來說,比他技術好的,年紀都超標了,比他年輕的,理論水平和經驗都差得遠……
只能說,谷強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開口就點了王良才的名,沒想到人家的技能是全面覆蓋自己的。
除了“強運”。
再一次想到這個詞,楊銳不禁抬眼看了看谷強,後者咧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