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一點腦子好用。”谷強已經完全進入了工作狀態,習慣性的喵了一眼實驗設計,就開始分佈任務了。
幾名助手無奈,暗叫一聲倒黴,依舊只能乖乖的放下食物,開始做實驗。
谷強低著頭,只是一個勁的看實驗設計。
這份實驗設計,他是又重新抄寫過的。
抄寫是有點浪費時間,卻是有助於整理思路。
谷強也是透過這種方法,將楊銳修改過的部分,全部都給聯絡了起來。
透過文字,看寫作者的思路,這是讀文獻的基本能力,谷強也是就此將楊銳的思路給分析了出來。
“我們的目標,第一是透過各種方式,減少卵母細胞的損傷,保證發育。第二,是建立一個易於操作的體系,保證成批次的進行體外培養。”谷強說著兩專案標,自己的頭皮都有些發麻。
第一項也就罷了,本身就是體外培養組的主要工作,第二點就困難了。
誰都知道,單項的手工操作容易,形成體系困難。
農民造車造飛機的新聞多了,本著能用的標準的話,有些做的還蠻不錯,頗有些特點。但是,誰聽說過非專業人士能設計出生產線的。都不用飛機汽車或者腳踏車生產線的複雜,就是養雞養鴨子的,能做到科學化標準化的都不多。
實驗狗們也知道期間的困難,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覺得自己的下半生或許就耗費在這裡了。
谷強其實也有相同的焦慮。
兩個月完成體外培養?他倒是相信楊銳,只是不相信自己啊。
天底下的研究,很難講容易還是難的。
逼格是有區別的,資源的需求是有差距的,但如果在限定的資源條件下,有些小發明小發現,一樣難的讓人想哭。
就比如腳踏車的研發,拿著腳踏車級別的資金去做,不見得比汽車簡單。
限定解題條件的話,奧數題難住大學教授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
谷強願意做體外培養,那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既是為了避開惡性競爭,也是為了爭取楊銳的支援,開闢自己更擅長的方向,隱隱的還有為團隊做貢獻的思路。
但是,沒有一點是因為體外培養容易。
真的要是容易的話,谷強還不願意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