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眾臣一致反對,即便是拓跋子推自己也受驚不已、連連推辭。其他人更是以,禪位給皇叔史無先例,更會給朝野帶來動盪、對後世更是遺禍無窮等等理由進言勸諫。
然而,拓跋弘則像是吃了秤砣一般,無論誰勸諫,都改變不了他禪位的決心。朝中幾位元老重臣有些坐不住了,便有人面見馮落璃,希望她可以以太后之尊勸諫皇上。
馮落璃看了看前來勸諫的大臣,近些日子京兆王拓跋子推稱病不朝,陽平王拓跋新城更是有病不能入朝,唯餘在朝的拓跋雲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這端的是要把賈秀、劉尼等一干老臣給急壞了,看看眼前的太尉源賀、司空陸定國、司徒劉尼,當真是三司齊聚,即便是商議國事三人都不曾這般意見統一過。
“眾位卿家,若是皇上尚有猶豫,哀家勸上一勸倒也無妨;倘若皇上他心意已決,想必憑藉哀家之力也未必能挽回聖心。以哀家之見,列位卿家也該有個下策應對才是。”慕容白曜一事著實傷了馮落璃,但許是後宮呆的久了,人心也會變硬,馮落璃還是恢復了過來。
源賀等人不解馮落璃之意,不由得面面相覷,怎麼勸諫皇上還需要下策應對?這是何種道理?
馮落璃也不過多解釋,只叫他們思慮應對之策,便打發回去了。拓跋弘的禪位之事,馮落璃也聽聞了不少,入宮講佛的高僧也曾予以開釋。倘若拓跋弘真的放下了,也並非不是一件好事。
列位大臣在馮落璃那裡吃了閉門羹,自然不甘心,尤其是太尉源賀更是個不刨根問底不罷休的人,但他在朝為官多年也深知聖意難測,自然不敢和太后胡鬧,只好轉而前往太傅府邸,想要高允給個方向。
高允一生為官清廉,即便身居太傅之職也不曾搜刮半分民脂民膏,一身風骨為滿朝大臣欽佩不已。源賀雖然不是第一次到高允府上,但還是被清貧的高府給驚著了。
“高太傅,自先皇起便對你多有恩寵,怎的日子過得還是如此清貧?!”見到高允的第一句話,源賀就不僅為高允感到清寒。
高允則是一副居寒舍不以為貧的學士風範,呵呵一笑,撫須道:“陛下恩寵,允自當銘感於心,怎可忘卻赤子之心!”說著給源賀倒了一杯清水,“府上唯有清水招待太尉大人,莫要嫌棄!”
源賀擺擺手,端起清水一飲而盡,“這全天下恐怕都找不到比高兄府上更清的水了,我又怎敢嫌棄!”
“今日太尉前來,不只是為了討杯水喝吧?!”
源賀一拍腦門,“我今日前來是有要事請教!”說著將眾臣前去太和殿請求太后勸諫皇上禪位一事,以及太后的答話說了一遍,而後一臉愁容的看著高允,“高兄,依你看太后娘娘這下策應對,究竟指的是什麼?”(未完待續。)。
<!over>
喜歡文明太后傳請大家收藏:()文明太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