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進去。
他問老闆道:“店家,我是行腳的商人,昨夜辦了點事,跟我們的人走散了,你這來沒來過一隊客商啊,大概十五人,挑著擔子。”
老闆一尋思,不就是剛才進去的那批客人嗎?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些。”
劉唐又問道:“那他們是從哪來的,賣的是什麼?我們是賣棗子的。”
店家一聽便道:“那就不是你們的人,這批客人賣的是杏子。”
劉唐陪笑道:“好好好,多謝了,那我再去前面問問,您忙吧。”
他出了店門,面色頓時一變,臉上露出狂喜之色。
那兩籮筐杏子不可能有一百斤以上,多著四五十斤都算了不起了。
他們確實有問題,自己逮到正主了。
劉唐又跟了他們兩天,直到他們進入陽穀縣。
這才馬不停蹄,飛快的奔回東溪村。
劉唐道:“這幫人從北京出來,過莘縣,十八里鋪,現在應該還在陽穀縣。下一步應該是穿過鄆州在濟州坐船,然後進入黃河,到東京去。”
吳用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他大概掐算著。
晁蓋也算了一下,陽穀縣到濟州州城,先後要穿過臺前縣、壽張縣、鄆城縣、鉅野縣和嘉祥縣。
其中因為梁山泊阻隔了直線距離,他們要繞著水泊周圍各縣走半圈,大大加長了他們的路程。
穿過五縣到達濟州,期間還需要走一百五十里左右。
晁蓋說道:“他們每天走二十里,咱們就還有七八天時間謀劃。”
吳用搖頭道:“不,前面從大名府到陽穀縣都是好路,偏梁山泊周圍都是山路,他們挑著那麼重的擔子,一天能走二十里山路嗎?我看不行。所以咱們最少還有十天時間。”
晁蓋道:“時間長不正是好事嗎?也好讓咱們準備充足。”
吳用卻站起來低頭抱拳道:“請晁大哥責罰,我未能請來阮氏兄弟。”
劉唐站起身來:“什麼?學究你信誓旦旦說能請三位好漢前來相助,我打探清楚了目標,你反而失敗了。這該怎麼辦啊。”
晁蓋安撫道:“劉唐兄弟莫急,且聽學究如何說。”
吳用說道:“阮氏三雄與陸陽之間嫌隙極少,密不可分,我勸了他們十天也不如陸陽一夜談心。不過沒有了阮氏兄弟,咱們還可以去青州請那幾位好漢加入。”
晁蓋這萬貫家財,有一部分是祖產,但大多數都是他做私商得來的。
幹這行,難免會認識一些綠林道上的人物。
“學究先生說的是他們!”
······
陸陽平時就吃住在魚行總行,自己家都很少回。
這裡有一套專門為他準備的臥房和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