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與東京之間只有二百公里路程,楊志被髮配到此之時,只走了十天。
但是現在已經是入夏,天氣炎熱無比,而且軍士們每一個都挑著一百多斤的挑擔,每天能走的路程確實不長。
楊志考慮到去年生辰綱走的河北,半路被劫,這次他打算繞的遠一點,不過河北。
一行人準備往東走過莘縣與陽穀縣,到達鄆州。
之後南下濟州,在濟州坐船,逆流而上進入黃河,一路到達東京。
這樣路過的強人山寨就非常少,一路上的大寨就只有一個水泊梁山。
而且陸路比較短,一行人到了船上就不用再辛苦的挑著擔子拿腿跑了。
走水路也比陸路要快很多,就算繞了個圓,算算時間,跟純走陸路到達東京所花費的時間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還算是不錯的辦法。
只是楊志還是年輕了,他把事情想得還是簡單了。
做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他是一樣也沾不上。
前不久鄆城縣的知縣任期已到,朝廷派了一個新的知縣過來。
他為官清正,做事廉明,常懷惻隱之心,多有仁慈之念。爭田奪地,辯曲直而後行;鬥毆相爭,分輕重方決斷。閒暇之時撫琴會客,也不忘時刻查探民情,卻是一方好父母。
這一日時知縣接到了一封濟州府的公文,傳令下轄各縣緝捕盜賊。
時文彬接到命令之後不敢怠慢,立刻升堂,傳喚三班衙役並兩位都頭等人。
吩咐下去即刻開始,在縣內巡邏,緝捕盜賊。
兩個都頭各帶人馬,分別從東西兩路巡視,到東溪村為止。
那裡有整個鄆城縣獨有的紅葉樹。
兩位都頭每次出去,都要摘回當天的新鮮紅葉回來交差,否則就是偷奸耍滑,定懲不饒。
卻說這兩位都頭,也都是本縣豪傑。
馬兵都頭喚作朱仝,手下有二十個馬弓手並二十個土兵。
他身長八尺又五,有一副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若重棗,唇若塗脂,朗眉星目,渾似雲長重出世,人皆稱作美髯公。
他本是本縣富戶,只因仗義疏財,頗愛結交江湖好漢,習得了一身好武藝,遂於縣裡做了個馬兵都頭。
另一人喚作雷橫,他身長七尺五寸,紫棠色麵皮。有一圈鬍鬚,因為他膂力過人,又能跳三丈闊澗。縣中人都稱他為插翅虎。他原本是鐵匠出身,後來又開了賭坊,殺牛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