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聖上,梁山不過烏賊草寇,不足為懼。何必興大軍剿討,臣保舉一人,定能將梁山踏破,擒來賊首,獻於尊前。”
徽宗聞此言,面色稍有緩和。
“即使卿之舉用,必無差錯,即此令起,飛捷報功,朕自會給他加官進爵,升遷高用。只是不知此人是誰?”
高俅道:“此人乃是開國之初,河東名將,鐵鞭靠山王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一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擋之勇。現受汝寧郡都統制,手下精兵良將頗多。有此人出馬必能征剿梁山泊。陛下可授其為兵馬指揮使,領馬步精銳軍士,剋日掃清水寨,還捷於朝!”
徽宗准奏,立刻下旨:著樞密院即便差人齎敕前往汝寧郡,星夜宣詔。
當日下朝,高俅便於帥府著樞密院撥一員軍官,齎擎聖旨,前去宣取。當日起行,限時定日,要呼延灼赴京聽命。
卻說陸陽回到梁山泊後便吩咐山寨休養生息。
他又派楊林帶人在宋遼邊境上蹲守,將因為遼國戰爭南逃的流民偷渡接引到梁山。
雖然不多,但也還算是有了比較固定的人口來源。
湊活算算,現在梁山也有將近三萬人了。
陸陽又將每一營的兵馬由八百人擴張到了一千人。
這樣山寨就有上軍四騎四步兩弓兩水共一萬兩千人。
下軍各一千一共三千人。
在外的還有登雲山分寨五百人,和外派出去的海軍一千人。
全寨共有兵馬一萬六千五百人。
陸陽已經明顯感覺出山寨地方不夠用了。
梁山大島能用的地方都已經利用的差不多了。
島上為了開出養馬的場地,訓練的校場,還有一部分必須的耕地和養殖農用地。
剩下的土地全部蓋成二層小樓,也最多隻能住十萬多人。
要再擴張,除非把山坡剷平。
然後填湖造陸。
沒辦法,梁山泊是天險,但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收到這種天險的制約。
挖山平地,填湖造陸的工作已經在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