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百姓們!咱們大宋近些年來動盪不斷,賊寇四處作亂,烽煙遍地。
以致善男信女,未能按時趕到泰安,為東嶽大帝慶祝生辰。
不過不要緊,制置使大人感念大家信念虔誠,特在應天府為東嶽大帝補上壽辰廟會。
大家先不要顧著燒香,且看這相撲獻聖。
晚間再為我大宋上香祈福。
好不好?”
“好!”
府尹大人得到了滿意的回答,這便回到了臺上。
他來到蔡攸面前,恭維道:“使相此法,不僅解決了軍士們士氣低落的問題,百姓們看了我軍如此雄壯,心中的恐慌也會降低不少。
使相真是心思機巧啊!”
蔡攸笑道:“偶有所得罷了,哈哈哈哈。”
一旁的丘嶽聽蔡攸如此理直氣壯的把自己的功勞據為己有,心中也沒有什麼不服的。
他的前途,本來就係在蔡攸身上。
蔡攸記得他的功勞就行。
眾人正在交談,只見臺下兩位年輕人扶著一個九旬以上的老人顫顫巍巍的走上站臺。
那老人年近百歲,並不算是應天府年歲最大的長者。
還有一位百歲老人,不過那位已經站不起來了。
這位老人手持竹簡,上了獻臺。
口中捻著告詞。
隨後將竹簡丟入熊熊燃燒的火盆中。
參神已畢,便請今年的相撲選手出馬爭跤。
百姓們對著臺上的人數著數著。卻有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點。
“不是說有一百個人嗎?
臺上怎麼只有九十九個。”
另一人道:“不會吧,我數數。······哎!還真是九十九個!那另一個人呢?不會是棄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