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直堅持要在梁山拔營撤退,陣型混亂之時領精騎衝擊營寨,隨後重步兵跟進殺入。
定能大破敵軍,斬獲甚眾。
韓世忠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他的主意比較保守。
梁山撤軍必定要用船運載軍士。
韓世忠想等梁山軍士登船,錢塘江面雖然寬,但是梁山水軍大船很多,絕對無法同時掉頭。
他想趁著梁山馬步軍登船撤退之時,率領水軍發起進攻。
在前排放上小型戰船,點火撞上齊軍的大船。
若是齊軍混亂,船隻排程失去統一,立刻就會互相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開。到時候大火過去,除了跳水逃生,沒有別的辦法。
楊惟忠兩種辦法都不同意,他只想等待梁山撤軍,然後跟王稟報捷。
他本身也是將門出身的大將。
還是劉法的心腹之一。
無法理解韓世忠和馬公直這樣非將門出身的將領對於戰功的渴望。
對於他們這些將門出身的將領來說,升職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只要立了功,就必然能夠得到封賞。
而韓世忠和馬公直則受夠了西軍之中的壓迫。
他們不知道多少次立下功勳,被上司搶走。
每每見到晉升的機會卻被那些功勞不如他們大的將門子弟搶走。
所以他們每次抓到立功的機會,都會拼上一切,去賭一賭。
萬一這次上官看他們可憐,給他們一點好處,不搶功勞了,他們就能往上走一步了。
尤其是韓世忠,他遇到了王稟這個伯樂,晉升道路逐漸變得平坦。
也想著趕緊立功,好出人頭地。
不負王稟對他青眼有加。
三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天過去,前線的探子卻是傳回來了一些情報。
他在山上,看到了梁山水寨中有人搬著大量物資運貨上船。
隨後一支船隊帶著物資和人馬往下游開去,至今還沒有回來。
雖然這支船隊只有二十多條船。
大船才兩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