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石彈落地時對方的大概位置。
隨後朝城牆下面傳令,由炮手調整配重和發射方向。
三十發石彈幾乎同一時間打出去。
那巨大的飛石從天而降,攜帶著無窮威壓,砸向常勝軍的頭頂。
他們經過專業的訓練,面對這種困難也不會輕易後退。
再說常勝軍久歷沙場,知道石炮是什麼性質。
那東西主要是用來攻堅的,準頭很差。
沒人會用石炮瞄著士兵這種很小的單位去打。
如果打到自己,也純屬誤傷。
三十發石彈轟隆隆落地。
其中一發不偏不倚的打中了飛樓的飛橋,直接將飛橋砸得粉碎,連帶著躲在裡面計程車兵也被砸的筋斷骨折,血肉橫飛。
還有一發卻打中了飛樓的主體,在飛樓正面開了一個大洞。
石彈突進去,砸斷了飛樓裡面用來攀爬的其中一個樓梯。
算是給飛樓造成了不小的損傷。
其餘石彈就沒什麼建樹,大多數打在了空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定炮員要在短短半分鐘之內心算出對方前進的大概位置,然後指揮城下的石炮進行發射。
這本身就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
哪怕是經過嚴格算數訓練的定炮員也不敢說自己能又快又準的精確估計到對方的位置。
更何況石炮不像弩炮,本身準頭就很差。
瞄準完全看定炮員的經驗。
對面的金軍很明顯炮戰經驗不足,他們打的是城牆上的固定靶,幾十發石彈統統偏離了目標。
梁山炮手打的是移動靶,仍舊有兩發精準命中。
這已經很不錯了。
定炮員繼續進行下一次瞄準,與此同時,城內的炮手也在準備調整配重。
凌振暫且放下了對投石機的指揮,轉而指揮起了城牆上的床弩。
梁山用的床弩是在宋軍之中比較常見的三弓床弩。
床弩的體積比較小,所以可以安放在城牆之上。
因為其製作複雜,成本高昂。
整個左廂也就只有四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