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宋軍武力充沛,河北軍,西北軍、中央禁軍上百萬人。
跟遼軍對戰互有勝負,甚至還能佔據優勢。
遼國願意跟宋朝簽訂和約,也是因為遼國跟宋朝打到底也不一定能打得贏,不如見好就收。
後來契丹貴族有了宋朝的供養,不需要再向南劫掠,以搜刮錢財物資。
願意打仗的人越來越少,雙方軍隊的戰鬥力同時有了大規模的下跌。
後來雙方對對方都沒有其他過多的訴求,而且實力也都差不多,所以才能和平這麼久。
金軍的戰鬥力不一定強於當年全盛時期的遼國,但宋朝現在的戰鬥力卻跟開國之初根本沒得比。
和談是建立在雙方武力相差不大的基礎上。
如果其中一方過弱,就會變成單純的勒索。
被勒索的一方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趙佶一開始也想著割地賠款,這樣說不定就能將金軍勸回。
但李綱的話提醒了他。
金軍貪婪,萬一他們胃口太大,非要打下東京呢?
開封並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他留在開封確實太過危險。
趙佶正在考慮,卻有一人連忙進來稟報:“陛下,蔡攸蔡樞密來了,說有要事求見。”
“快快請他進來!”
他本以為蔡攸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訊息,可蔡攸的話,卻又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
“啟稟陛下,相州知府韓治傳來訊息。
金軍攻勢迅猛,相州兵馬太少,難以堅守,現已陷落。
他剛剛在昨天逃出了相州城,因為南方還有奴酋翰魯補的大軍,所以無法快速回到東京。
韓知府正在往黃河下游移動,以圖渡河。”
韓治做了最大的努力,和韓存保同心協力,想要守衛相州。
但相州原本的守軍被調走的太多。
這座大城面對金軍的進攻只會更加捉襟見肘。
完顏宗望剛剛領兵離開兩天。
相州城便被攻破了。
面對全副武裝,兇狠殘暴的金軍。
臨時召集起來的民壯和廂軍根本排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