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個刀盾手負責防禦,中間三個長槍手負責刺殺,後面兩個弓弩手遠端解決敵人,兩邊兩個大斧兵防止敵人迂迴繞後。
這是陸陽仿照戚繼光抗倭時用的鴛鴦陣進行改良,適配當前戰場環境。
因為金軍披甲率相當高,和倭寇不可同日而語。
用來防無甲短兵步兵的狼筅在現在並不適用。
所以陸陽便將其取消。
增添了一個盾牌兵,一個長槍兵。
這個陣型專門用來打中小規模的混戰。
不過現在的戰場形勢,還是以大規模密集陣型,集團作戰為主流。
混戰不是沒有,只是打得比較少。
陸陽讓軍士們多操練一種混戰陣型,也是有備無患。
就算將來齊軍大陣被衝散。
軍士們也不至於像沒頭蒼蠅,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現在他們只需要集合周邊的幾位友軍就可以用十人列成小陣。
戰力依舊不俗。
而且像現在這樣,攻守城戰,雙方都無法列大陣的時候,這樣的小陣就很吃香。
齊軍之間互相配合,另一邊的金軍則是憑藉個人勇武各自為戰。
兩軍若論個人武藝,齊軍比不過女真兵,但吊打契丹兵和漢兵還是輕而易舉。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這些漢兵光是個人武藝就比不過齊軍,還是各自為戰,面對齊軍嚴整有序的鴛鴦陣,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登上城牆的人基本沒有任何建樹。
被齊軍挨個剿殺,無一倖免。
戰損比來到了可怕的五十比一。
金軍已經倒下了兩百多人,齊軍還只有幾人受傷,無人陣亡。
表面上,齊軍被金軍瘋狂的進攻逼得不斷後退,還差點被金軍打進城裡。
其實雙方光從站損上就能看出高下。
而今日真實的戰損,並非是完顏婁室站在離城牆好幾裡外的地方就能看得清的。
還是得靠下面的軍士彙報。
而能夠清楚戰損的只有今天登上城牆的金軍。
要知道這些人之前可是宋軍,宋軍有很多“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