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心頭一跳,暗道果然,還真是位王爺!
“王爺謬讚,草民愧不敢當。”
林軒趕緊謙虛道。
“呵呵,林先生不必過謙。”
那位王爺擺了擺手,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本王只是好奇,這般波瀾壯闊、仙氣盎然的故事,不知林先生是從何處聽來,亦或是得了什麼奇遇,偶得此書?”
來了,重點來了!
林軒就知道,這種大佬,肯定會對故事的來源刨根問底。
他腦子飛速運轉,臉上卻露出一副恭敬中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的表情:
“回王爺的話,此書乃是草民數年前,於一深山古寺中,偶然發現的一本殘破古籍。”
“當時草民見其文字古奧,記述之事又匪夷所思,便用心記了下來。”
“只是那古籍殘缺不全,許多地方語焉不詳,草民不才,便斗膽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其補全潤色,添油加醋,這才有了今日茶館裡說的這段《誅仙》。”
這套說辭,他早就準備好了。
既解釋了故事的古老和不凡,又把自己擺在了整理者和再創作者的位置上,顯得既有傳承,又有才華,還特麼的運氣好。
完美!
“哦,深山古寺,殘破古籍?”
王爺聞言,眉頭微微一挑,不置可否,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林軒一眼。
旁邊那小和尚玄奘,此刻也忍不住開口問道:“林先生,你書中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晚輩聽來,只覺石破天驚。”
“卻又似乎……蘊含某種禪理,不知先生對此句,可有獨到見解?”
林軒心裡咯噔一下。
我靠,這小和尚年紀輕輕,問題倒是一個比一個刁鑽。
這可是哲學層面上的終極拷問啊,哥們上輩子就是個碼農轉撲街寫手,哪裡懂這些高深玩意兒?
他眼珠一轉,決定繼續發揮拿來主義精神。
“咳咳,這位小師傅見笑了。”
林軒清了清嗓子,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非說天地真的沒有仁愛之心,而是指天地看待萬物,一視同仁,並無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