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三五一章 共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一章 共妾 (1 / 3)

“臨兼三司判官哪,”黃良眼睛也綠了。

雖有一個臨字,那也是三司判官,只要有了這個履歷,以後渠工結束,王巨最少會放一個大州的知州。那麼磨勘兩年,有可能象寇準那樣三十出頭便能擔任樞密副使。

王巨同樣有點激動,忙來忙去,當真不想升官哪?

不過還好,他迅速冷靜下來,對傳旨的中使說道:“麻煩中使對陛下稟報一句,這個差職微臣不能受之。”

“王判官,陛下也是好心,如今朝廷在執行那個坊場河渡,特別是三司官員十分忙碌。”

“這個我知道,”王巨道。

何謂坊場,不是作坊場務,如果連徵收商稅的場務也承包出去,那會讓司馬光在政事堂就活活拍死了。

嚴格說它就是指官府在鄉村開辦的臨時市集,百姓嘴中的草市或墟市。不過坊場河渡制,也包括了這種坊場。但它指的乃是小市集,非是重鎮,如果是那種能達到上千戶萬戶的重鎮同樣承包,司馬光又會將王巨拍死了。

這些市集很小,往往連一個象樣的邸店都沒有,但很常見。每隔幾天,四鄉八里的百姓便趕來交易。

官府也會派衙前與胥吏來徵稅,然而這個稅務不易管理,比如一擔水果徵十文錢,一擔蔬菜徵五文錢,胥吏將它們裝到腰包裡了,官府如何查問?

所以害了百姓,又多了差役,於是不如索性將它們承包出去,由市場選擇,承包主們收的錢多,百姓不願意來交易。承包主就會虧損,但承包主經營得當,收錢合理。又有其他一些手段將集市擴大,那麼承包主們就會賺錢。

河渡與這個狹義的坊場很接近。

宋朝河渡也設差役。名曰渡子。但不是設了渡子就不收渡錢的,還是收,美其名曰行人客商的過渡稅,歸胥吏徵繳。

然而這怎麼好統計核算。結果朝廷未得到什麼過渡稅,坑了許多百姓當渡子,同時還害苦了過往客人行商,為何呢,渡子苦逼無比。客人叫渡,渡子便有時候裝聾作啞不擺渡,或者說直接不擺渡,而去做自家農活了。

因此現在將河渡也直接承包,國家便於核算,得利!渡子交出一部分承包費用,餘下的歸自己所得,得利。為了賺錢,客人隨叫隨渡,客人行商得利。

但不僅是這種狹小的坊場與河渡。它還包括了作種官辦作坊,一些無關緊要的礦坑。

不是虧損了就可以承包的,還要一一甄別。然後再派官員下去觀察,做一個最低估價,若是最高拍價低於這個最低估價,最後結果能流拍都不能拍賣出去,以防官紳勾結,坑害國家資產。

所以這件事比較繁瑣,可能得花幾年時間,才能大約的梳理完畢。

王巨若真去了三司,還真能幫上忙。然而他繼續冷靜地說道:“中使,你對陛下轉告。臣資歷太淺,擔任三司判官。不是提撥臣,是害臣,是捧殺。”

中使只好回去。

黃良萬分失望:“子安,這就拒絕啦?”

“可不是拒絕了?”

“太可惜了。”

“二十歲的三司判官,我就是接任了,到了三司,你認為三司那個官員會聽我的調動指揮?恐怕就是堂吏也不會聽我調動!於其尷尬地進去,又遭無數人嫉妒,還不如果斷辭絕,這才是真正的取捨之道。”

當然,雖然知道自己選擇是明智的,可王巨眼中還有一絲惆悵。國家副部級幹部哪,就這樣一下子放棄了。

主要趙頊沒有與高滔滔溝通,高滔滔連一個天章閣侍制的館閣官都不敢授之,況且這個三司判官。如果嚴格按照規矩,三司使必須以員外郎兼歷三路轉運及六路發運使,才能充任。三司判官必須是常朝官兼歷任過諸路轉運使或提點刑獄使者,才能充任。當然,規矩是規矩,王安石可沒有歷任過三路轉運使,但照樣擔任了三司使。

不過王巨如何與王安石比資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