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二八四章 應戰(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八四章 應戰(下) (2 / 3)

“某是歐陽永叔。”

“原來是歐陽公,就算下官與蔡公懦弱吧。”

“你與蔡挺如何懦弱?”司馬光道。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宋城蔡挺也。歐陽公在滁州寫的這篇《醉翁亭記》,下官讀了十分敬仰。為什麼歐陽公會快樂,因為大家快樂了,百姓快樂了,歐陽公才快樂。大順城下,三軍將士快樂了,蔡公與下官就快樂了。查可能會譁變,不查大家快樂,即便醉酒又何妨?”

反正王巨是油鹽不進。

司馬光只好換了一種問法:“王巨,你與蔡公這樣做,不怕激起西夏更大的憤怒,萬一大戰爆發,西北百姓生靈塗炭,大宋經濟困窘,必須苛壓百姓才能供給軍費,這個後果你們能不能當起?”

這似乎又是一個說法。

不過司馬光搞錯了物件,他的對手是王巨。

王巨從容答道:“那以司馬公之意,該當如何?立即釋放戰俘,賠償西夏人入侵的損失,繼續給其歲賜,繼續讓他們壯大實力,迅速恢復過來,那邊在恢復,我朝這樣做正好讓三軍士氣消沉,然後好從容來入侵,此漲彼消之下,正好讓西夏人擊敗我朝大軍,這就是司馬公是盼望的,你是宋朝的大臣呢,還是西夏的大臣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子,膽大。”

“我不膽大,說的乃是事實,而且野金小山撤離時,也聽到了李諒祚君臣的對話,相信一個才十來歲的蕃人孩子不會說假話吧?”

“李諒祚已有悔過之心。”

“他們大敗,李諒祚這才後悔,但好了傷疤忘了痛,以後還能保證他繼續後悔?即便後悔,也是想圖謀河州。河州一下,我朝災難更大了。況且李諒祚傷勢那麼重,你以為他還能熬多久?”

“那也是嵬名浪遇當國政。”

“司馬公。走著瞧,看看那個嵬名浪遇是不是梁氏的對手?”

“梁氏。王巨,你說說看。”

“韓公,那個梁氏偏巧與臣同齡,當時沒藏訛龐準備對李諒祚發難時,那個梁氏才多點大?為什麼能讓她得知訊息,下官不相信,沒藏訛龐明知道梁氏與李諒祚有往來,密謀這等大事。還讓梁氏旁聽。這說明了什麼?非是梁氏聽到的,而是沒藏訛龐家下人聽到的。那時梁氏才十三四歲,就在沒藏訛龐眼皮子底下,將他家的許多下人收買了。沒藏訛龐可不是普通的昏臣,那也是一個奸雄。不要說普通女子了,就是換作下官現在去做,也未必能做得到。那個女子可能就是一個蕭燕燕式的人物。所以下官斷定嵬名浪遇註定不是她對手,甚至都不用交鋒,就會迫逼嵬名浪遇交出軍政大權。韓公,切莫輕視了這個婦人。”

當然。司馬光眼巴巴的和平,肯定還不會降臨。

和平不會降臨,那激不激怒西夏有何兩樣?

“梁氏……環慶路可派斥候打聽西夏人動靜?”韓琦立即問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