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 (1 / 3)

“什麼事?”章惇問。

“移民,能騙能哄能勸,但不能強遷。民間有語,好心能辦成壞事,一旦強遷,百姓牴觸,必然會引起不好的糾紛。最著名的就是唐朝,因為戰亂很久,山東崤山太行山以東)人煙荒蕪,以至魏徵用此勸阻唐太宗勿得封禪,以免胡人看到後,產生覬覦之心。但隨著關中人煙密集,朝廷屢次勸說百姓遷於寬鄉,百姓不願意,朝廷也無奈。直到武后遷都洛陽,河南之地,人煙始密。三司置木棉司,胃口大,種植面積廣,需要的百姓多。若是急於求成,強遷百姓,那就不好了。”

“我記下了。”

實際真的很重要,看趙頊動態,王安石感覺對趙頊洗腦洗得差不多了,要動手變法了。

一旦變法開始,天下洶洶,保守派大臣會用放大鏡看的,實際變法中也有許多騷動少,見效快,觸犯權貴利益不大的,如倉法,如坊場河渡,如度僧牒,也讓保守派大臣一一攻擊。

比如這個度僧牒,宋朝當真需要幾百萬大和尚嗎?

非要死了心做和尚,拿錢來買僧牒吧。

那麼和尚數量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這對國家不是好事嗎?梁武帝之害難道看不到嗎?同樣被攻擊了。

一旦遷民出現問題,到時候也會面臨到密集的攻擊。

在放大鏡下尋找,總會找到缺點的,但不能讓放大鏡找到嚴重的缺點。

“如果還有什麼注意的,就是瘴癘,毒氣的什麼,我真不大清楚,不過就是有。它也是腐敗物產生的,開墾出來,太陽暴曬。也就沒有了。但有兩條要注意,最好讓百姓不要披星戴月的勞動。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因為多數瘴癘不是瘴癘,而是蚊子傳播的瘧疾。此外百姓的村莊同樣規模要小,不得超過二十戶,百姓越少,越不易傳播。最後就是不得喝生水,在陌生的河裡洗澡。內藏庫已走在前面了,他們應當做得不錯。去年沒有發生一起瘴癘與瘧疾的情況。三司可以派人學習觀摩。能做到這些,那就完美了。至少耕地,兩廣有無數耕地,至少在這二十年內根本不用發愁缺少耕地。將福建路百姓一起遷徙過去,都不會發愁耕地。”

“謝過子安了。”

“都是替國家做事,何必談謝。”

“程師孟如何?”

“程師孟。”

“是這樣的,朝廷將程師孟遷回三司擔任度支使,現在開發兩廣,又將程師孟調往廣南擔任廣南東路轉運使。”

“如此,木棉司更不用擔心。”王巨說道。

此人在經濟上不及薛向。但在民生與水利、治理地方上,在現在宋朝所有大臣中能排進前三位。

好多好多人才哦,王安石都沒有用好……

其實用不好人。才是王安石最大的短板。

就象呂夷簡,看看晏殊、章得象、杜衍如何看呂夷簡的?晏殊那就得了吧,但章得象與杜衍還可以啊。

後人所說的王霸之氣,王八之氣。

那些能做成大事的人身上都有這股王八之氣,就比如李世民,實際這個王八之氣便是識人之能,會識人,還能攏絡好人才。王安石手下真正拿得出手的,就這兩個人了。其他的人呢?為什麼是這兩人,資歷淺。得依靠王安石上位。但呂惠卿上位後,為何反水。不會攏絡人之故也!

沒了王八之氣,又要變法,豈不產生風波?

反正我是遠離這個怮相公了,王巨心中默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