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下) (1 / 3)

小蘇繼續在思考。

王巨今天是放開了,沒辦法,想做事了,必須找朋友,更想找小蘇這樣的朋友。所以必須將他的腦子說得“開竅”。

“兼併之害,當真沒人知道?秦朝暴政不算,西漢外戚篡國我也不算。東漢呢?實際說起來,王莽變法,也同樣是兼併害的!再到東晉,孫恩之亂為何?再到我朝,王小波與李順之亂為何?”

不但在宋朝,後世繼續來。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難道不知道嗎?但為什麼有那麼多“帶路人”?為什麼有那麼多攻擊母國的香蕉人?當真沒有一個強大的母國,他們會活得更有尊嚴?

一樣的道理!

“你們看到的只是會產生騷動,但有沒有看到真正的危機?遼國比西夏好一點,但也不能稱為老實,比如宋夏開戰時,他們為何陳兵幽雲?為何歲幣從三十萬變成了五十萬?西夏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給多少歲幣,他們一直就沒有老實過!然而這個積欠無疑就是一個大火藥包。積欠一天不解決,這個危機就一天無法化解。陛下與介甫公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那麼不斂財,還能有其他什麼好辦法?”

小蘇開始沮喪了。

“我再說一件事,鄭白渠不是我自誇,做得很好了吧。但有沒有做好?沒有!為何,且聽我說,我為了減少麻煩與衝突,並沒有真正查沒隱田,只是逼著他們將隱田變成了明田。另外我還帶著他們注意商業。隱田變成了明田,是多交了稅,好了,問題來了。是多交了稅,然而因為得到很好地灌溉。他們收入實際在增加中。轉移到商業上,財富積累更快。也就是他們越富就越富。”

“我再說一下貧困百姓,因為我分了一些新得的耕地。又能灌溉,能喘一口氣了。不過這些地終有限的,雖然能豐收,以後國家稅務必然會傾斜,必然會加重,因此勉強不過能維持溫和生活罷了。但有災害呢?就算災害還能自保。二三十年後,人口增漲後,這些地又不夠用了。但另一外少數一群人正在積累更龐大的財富。遇到困難,兼併又再度開始。子由兄。我說的你會意了吧。看似我做得不錯,實際只是治標,沒有治標,仍然為鄭白渠未來的中貧困百姓埋下了一個超級大的火坑。就是這樣牽就,我離開後,依然有許多豪強對我不滿。”

“這還是有鄭白渠之灌溉之利牽就,若沒有呢?子由兄,不做事便罷,一做事受益者未必感謝,受害者必然仇恨。但一個個不做事。如何了得。難道繼續讓這個積欠發展下去,最後三億,五億。十億?到了那時候,天下揭竿而起,不知道你我又何去何從?子由兄,你打算怎麼做,從逆賊謀反,或者任由逆賊殺害?”

小蘇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那不可能。”

“不可能?現在人口一千三百多萬戶了,象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到達兩千萬戶是四十年,還是五十年。兼併又是如此的厲害。兩千萬戶了,你以為我說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那怎麼辦?”

“子由兄。看這些變法,不能看其法。而要看其變法的背後。國家兩大危機,一個危機就是眼下的積欠與空虛的國庫,想一想,英帝大行,陛下都喊沒錢用了,不得不只出三分之一的賞賜,河北大旱了,國家任由災民自生自滅,去年黃河兩處決堤,經濟稍緩一點,然而陛下還不得不拿出內藏庫的珍珠與香料便賣救災,一旦遼夏聯手舉國來犯,用什麼財政來禦敵啊?說仁政,都想仁政,但沒有錢帛,用什麼來仁政哪?”

“沒想到啊,沒想到。”

“子由兄,你能關心國家前途,很不錯了,至少我感覺你比富公高尚。”

小蘇啼笑皆非。

“但也不能怪你,你不知道真相嘛。因此國家當務之急,是將這個積欠填補上,使國庫略有盈餘,這個道理與置兵一樣,我可以不窮兵黜武,但不能不備武。”

“斂財是對的了?”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不好意思,最後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對的。但準確的做法,就是以後如何矯正。我再說桑弘羊,本來這是一個容易遺忘掉的名字,因為介甫公變法,這段時間屢屢提起,都說是小人,奸臣。然而子油兄,若無桑弘羊,漢武帝后期的經濟能恢復過來嗎,若無桑弘羊打下的基礎,能有昭宣之治麼?霍光很了不起,但將他放在漢武帝后期的國政當中,看他會不會有良策,將財政轉好?但我為什麼說他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及時地將桑弘羊變法中的一些弊病收了起來。你我現在資歷淺,地位低,暫時不是你我的舞臺,因此何必急之。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參與,不是爭執,不是吵架,而是觀看,思考,以便幾年後你我同時成長起來後,大家聯手,學習霍光那樣,及時的將變法中的一些弊病收起來,等到國家財政轉好,將一些真正屬於真正斂財的法門,慢慢地杜止。這才是智者所為。”

“可我在條例司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放心吧,你屢屢反對介甫公,介甫公還會讓你呆多久?”

“但你也到了條例司。”小蘇又讓王巨說得氣樂起來。

“別說,我正苦惱著呢,看如何能謝拒這個職位。”

“你也不參與?”

“現在參與了,以後有什麼資格參與到收當中?難道讓我做兩面派,那種沒節操的人?”

“哈哈,”蘇轍與張載同時樂了。

“然而我不參與,但我對介甫公表示理解。實際子由,有的我也在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