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又被帶上城頭。
但這一回卻不一樣,大部分戰俘手中拿著盾牌,只是這些盾牌中有不少是木盾。這是無奈,王巨在軍器監只呆了十幾個月時間,前幾個月一直在改革軍器監,改革完畢後,軍器監才能算開始真正的投產,若是從這個時間段計算,實際只有一年時光。不可能讓所有器甲都能完成換裝,宋朝暫時也沒有那麼多財力,可供王巨揮霍。
當然,如果拖到明年冬天,那會更好一點,至少張若水暫時還不會讓軍器監迅速腐敗。
不過也不可能拖到明年了,明年王韶多半要開邊河湟。
因此在這次環慶路戰場上依然有大量不合格器甲存在,儘管王巨將軍器監的器甲一起帶到前線。
木盾暫時也管用,至少他們是站在城頭上的,不用面臨著敵人刀劍的砍劈威脅。
這些人登上城頭,又站成了一排。
宋朝大型盾牌與唐朝略有不同,唐朝是近乎長方形的不規則五邊形,宋朝由五邊形改成了六邊形。雖接近於長方形,但不是真正的方形。這些大型盾牌有的就是昨天晚上李三狗命士兵搶做出來的。
現在計程車兵有許多是多用性士兵,他們放下武器,可能就是木匠、瓦匠、漆匠、皮匠、鐵匠。
這也是戰爭的需要與時代的產物。
即便宋朝商業發達,仍是以封閉型的小農經濟為主,這就註定了許多物事,百姓自產自足,房屋壞了自己修,想做一個傢俱,自己來弄。甚至布匹衣服。都是家中婦人包辦了種桑植麻、紡織、縫裁。
軍隊更是如此,開山修路搭橋,建設營地柵欄。不可能去請專門的工匠。
在這上面,西夏不佔優勢。因為大順城隔阻,後方的物資不能及時送到前線,什麼都缺,糧草,器械,甚至包括工具、釘子。
可柔遠寨卻不缺這些。
這是史書與兵書往往忽略記載的,好象千百年來大家就這麼過來了,也沒有什麼值得記載似的。但它實際很重要。
最少因為這一點。僅一夜,李三狗手中便多出一千多個大型木盾,雖然粗糙一點,不過馬上使得柔遠寨出現了兩面盾牆。又因為它們是不規則的六邊型,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將其下面的尖角捨去,那麼它就可以平穩的置於地面。實際這樣一來,不僅是多出一個邊,大盾也從旁盾向立盾方向發展了。然而它又不是真正四邊形盾牌,所以各個盾牌組合後又產生了一個個孔洞。正好成了一個個垛孔,供弓箭手反擊。
盾牆出現,李三狗讓手下向一千多名戰俘發放弓箭。有王巨派人送來的複合弓,神臂弓數量仍不多,不可能全面普及,而且它的拘束性太大了,即便改良後,也非是所有士兵都能拉滿的。
但真正的黑漆弓不多,還有大量從安疆堡那一戰繳獲來的夏制弓弩。
然而也足夠了,至少射程能射到幾十步開邊的土山上。
一是金錢的刺激,二是李三狗的承諾。三是後面有宋兵看守,聽從命令好說。不聽從命令,後果大家都懂的。
一千多名西夏戰俘開始放箭反擊。
一名西夏將領看到這個情形。氣得哇哇大叫:“你們這些敗類,敢用箭射我們?你們是不是大夏人?”
有一名戰俘壯著膽子喊道:“你們知道我們是大夏人,為什麼還用箭射我們?”
“誰讓你們擋在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