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526章 開胃菜(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6章 開胃菜(上) (1 / 3)

司馬光去了永興軍,上面有曾公亮壓著,能扯王巨後腿嗎?能,絕對的能,曾公亮真的老了,所以司馬光一去永興軍,馬上就能將具體的事務接手過來。

慶州的後勤得從永興軍調撥吧,鄭白渠屬於那一州府管轄,永興軍!近半撤離的環慶百姓安屯在哪裡,鄭白渠!

就憑這兩點,就足以讓王巨喝上一壺了。

還有呢,司馬光筆桿子好,他到了永興軍,得看,得聽,這個沒關係,關健是他看只看他想要看到的,聽只聽他想聽到的,那怕不添油加醋,只要將他這個想看想聽的記錄下來,獻給朝廷,朝堂再替他掀風鼓浪,最後王巨就是將西夏三十萬兵馬全部吃掉,頂多也落一個功過相抵的下場。

實際在另一個時空,司馬光還真去了永興軍。

西北多處與西夏交戰,曾公亮年老,力不從心,同樣在文彥博運作下,司馬光去了永興軍。當然,這也是宋朝古怪的官制,就象延州,現在有兩個一把手,那麼長安有兩個一把手也不奇怪。

然後韓絳苦逼了,司馬光不僅嚴重地扯韓絳的後腿,動不動還以民生為藉口,小報告還打個不停。

當然,和平是好事。

可是想和平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將西夏打服,但司馬光會認可這條嗎?

第二條就是默視西夏築起十二盤堡與鬧訛堡,將金湯城與白豹城聯絡,並且如同二鬼拍門,將大順城關起來,再歸還綏州。但這樣真能換來和平?

就是將整個陝西路割讓給西夏,也休想從大梁與小梁手中換來和平!買能買到安買到和平。才怪呢。不錯,遼國那邊似乎是買安了。但為何慶曆戰爭時遼國來敲竹槓?

不過好在後來遼國出兵西夏,但這個出兵不是應宋朝的請求。宋朝沒那麼大面子。更非是為了興平公主,遼國的公主不要太多。換得著為了一個死去多年的公主出動十萬兵馬嗎?

這主要是遼興宗看到西夏與宋朝打了好幾年。國破民殘,想撈便宜的,結果在河曲被西夏打得落花流水。原來西夏這麼不好打啊。那麼可以對比一下,宋朝與李元昊交手,敗多勝少,但敗不會象他那種慘敗,況且還有數場大捷呢。那麼宋朝同樣也不好對付,再加上有五十萬買安。遼國也就預設了這種買安。就是這樣,以後依然還來敲了一回竹槓子。

因此買安是假的,實力才是真的。

但司馬光能這麼想麼?

趙頊一怒,將他調往許州。

司馬光急了,俺這是越混越回頭哪,因此從長安去許州,刻意麵見趙頊,乞求以判西京留守的身份回御史臺,趙頊不報。司馬光只好去許州,最後又去洛陽修書。

當然。文彥博也不是為了對付王巨。

主要是他隱約猜到趙頊對司馬光越來越反感,索性不如讓司馬光去永興軍,時勢造英雄。現在司馬光到長安,參與慶州之戰則有戰功,主導和平則有和平之功,反正嘴巴兩塊皮,這樣說也行那樣說也行。

至於王巨的想法,見鬼去吧,誰管王巨有什麼想法。實際不是文彥博等人力保,趙頊也早將司馬光貶下去了。

不過他低估了其他人的智慧,就象不久後無恥的東明縣事件。同樣被王安石揭穿。

呂惠卿又說道:“陛下,請切記大非川薛郭二人不和造成的下場。”

文相公。別搞事了,這是血淋淋的歷史教訓。

不要懷疑司馬光。以司馬光的手段心機,以及對王巨的仇視,他去了長安後,會比郭待封做得更過份。

趙頊道:“曾公亮年高是事實,不過現在非常尋常時刻,等慶州戰事結束,此事再議吧。”

文彥博無奈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