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580章 遙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0章 遙思 (1 / 4)

“子安,文公會很憤怒,”章楶說道。

他這是好心的提醒,如果不是知道王巨科舉時就與趙頊來往,並且關係似乎很不錯的樣子,他從開始就能反對了。

雖然王巨這次立了大功,但還遠不是文彥博的對手。

“質夫兄,且聽我說,因為文公,朝廷獎勵久拖不決,讓三軍將士如何作想?我猜測非是文公不同意官家的賞賜,而是有意將之拖久,讓三軍失望,好使三軍上下自此以後,不會因求戰功,而擅興邊事。”

這是很可能的。

“而且拖得久,我這邊卻不斷地發下獎勵,難不成以後讓官兵變成我的私兵?”王巨說。

其實最好的形式,就是馬上朝廷賞賜下來,隨後王巨再將這些鹽利,以及繳獲來的物資折價,還有幾個作坊抽出來的一些錢帛,發放下去,王巨不用避嫌,三軍又為之歡呼雀躍,皆大歡喜了。

現在只有王巨的賞賜,卻不見朝廷的賞賜,讓將士們如何作想?況且就是王巨有心變私兵,這些將士樂意嗎?

並且問題就來了,說不定以後這就成了攻擊王巨最好的藉口。

章楶連連嘆氣。

還不止呢,王巨又說道:“去年五月宋夏就在交戰,然後到了羅兀城……”

本來陝西百姓沒有那麼苦,種諤經營羅兀城,是從青澗城出兵河東,再從河東繞道麟州,戰區離哪裡近?

這一年陝西路還有點旱災,如果不是鄭白渠帶來的變化,與糧食的增產,情況會更嚴重。因此趙頊下詔,讓河東路百姓負擔糧草。但這時呂公弼下屬王安禮。也就是王安石的四弟說話了,說民不習武事,今驅之上陣。縱不為敵所敗,因天氣漸冷。也會凍餓而死,應停業徵用。

呂公弼認為說得對,於是對韓絳回覆,要兵俺支援你一些官兵,但要百姓,一個也沒有,糧草更是休想。

韓絳不會害怕呂公弼,可河東終是呂公弼的地盤。

他沒辦法。只好從陝西后方調運糧草,讓百姓運輸糧草過來,一個過了一條黃河糧草就送到了,一個要從長安哪裡慢慢運到前線,甚至麟州,兩者損耗會產生多大的誤差。

不過後來羅兀城也放棄了,因此呂公弼洋洋得意地上書,說因為王安禮,使河東四萬百姓倖免於難。

然後再篡改,說是西夏侵犯邊境。韓絳讓他調集河東四萬百姓防守,因為王安禮,這四萬百姓才得活。

羅兀城之戰。西夏三軍什麼時候犯了河東路哉?

不過還好有了鄭白渠,然而慶州戰役爆發,有了鄭白渠那也不管用,不但陝西路,包括京畿西路的百姓也苦逼了。

至於河東路,有呂公弼坐鎮,王巨想都根本未想過。

“百姓多少有些怨言,如果再有人挑唆,又會成為彈劾的好藉口。但是我這樣做,讓百姓親眼看。非是我朝好戰。難道默視西夏佔領環慶二州?這是自衛反擊戰役,有大義之名。若論苦。他們苦,三軍將士更苦。他們只付出一些勞力,與少量的稅賦,三軍將士付出的則是生命。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了比較,怨氣自就會沒有了。沒有了怨氣,餘下的只有大捷喜訊。至少大家雖吃了一點苦,但換來了罕見的大捷。況且我朝越來越……弱,有此大捷,三軍上下,以及所有百姓,都會揚眉吐氣,有了民心有了士氣,三軍上下就會產生脫變。”

這倒是一個說法,章楶不由點點頭。

“質夫兄,慶曆五大君子,範公、文公、富公、韓公與龐公若無西北這段經歷,如何上位?”

富弼沒有直接來西北,但也是因為西北戰爭,契丹趁機勒索,富弼出使遼國談判有功,這才得以上位,也能說與西北有關。

“但是張亢後來是什麼下場,為何?因為這幾大君子抱成了團。若是論軍事、政績與操守,實際我朝有許多大臣能力在他們之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