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背景是在全國上下極度貧窮,技術也極端地落後情況下,才推出來的說法。
然後以此考成,具體的就是看各地的擠地皮,以及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讓洋人沾了很多便宜,特別是倭國人。
不過仔細想一想,至少因為這些外資進來了,雖然他們不會真的將高階技術傳給中國人,不過見識了,大家知道了差距,就不會象以前那樣閉塞,盲目自大,更看到先進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國人就漸漸追趕上去。
當然,它的弊病真的很多,何謂白貓與黑貓,那就是隻要不嚴重觸犯國家律法,不管是正當的,還是灰色的,只要能發財,就是好的。
由是帶來一系列很不好的後果。
但考慮到在七十年代末那個情況下,它確實是一場及時雨。
隨後矯正就是了。
如王巨所說的,那有不變的“法”。冬天必須穿厚衣服,不然會凍死人的。夏天就要穿薄衣服,否則會熱死人的。
然而在宋朝,一旦出現這個局面,大家又不懂,又沒有先進的國家來比較,如何去矯正?難道再來場變法?
王巨繼續說道:“如果以軍功來考成,必須讓武將出將入相,未必會真的產生五代之亂,不過士大夫會同意嗎?用道德教育來考成,自古以來的道德標準是淡泊名利。然而想富,則離不開工商,商賈本身是逐利而行的,國家想富強,然而卻以淡泊名利來考成,能行得通嗎?”
“顧此失彼?”
“候中使,正是此意。當然,如果智慧足夠高明,顧了此,也能顧了彼。不過根據介甫公的變法來看,我認為介甫公恐怕還是做不到的。所以王雱這個考成法還是莫要急著實施。”
王雱是去年進京城的。
這個王巨不管,主要是前段時間,他忽然推出考成法,以變法的落實好壞,作為政績標準來考成。
並且他也沒有居功,說是王巨提議的。
可能他想用此來逼迫王巨加入變法行列,也有可能是他報復王巨,但究竟是什麼想法,王巨也不大清楚了。畢竟兩人只有一面之交,對這個衙內,王巨並不是很清楚。
當然,這個考成法推出來後,整個朝堂大亂。
既然趙頊召王巨進京述職,這一條也必然詢問的。
因此王巨在這裡做了一番交待。
然而這兩條不是最主要的,王安石可能對王巨也產生了反感,然而另一夥人則不同,他們是想徹底踩死王巨。這就是王巨下面要說的……(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