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605章 冒泡(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5章 冒泡(上) (3 / 3)

天知道你心中想的是什麼?

因此趙頊便問王安石。

王安石也沒有注意,他正在主持救災事宜呢。這場大災,整個北方糧價皆飛速上漲,是沒辦法救了,但京城乃是國家重心所在,必須要穩定。因此先讓司農寺從常平倉撥三十二萬斛米、再從三司調出一百九十萬斛米置官場,減直出糶,以便將京城的糧價打壓下去。

這時王安石還沒有感到危機來臨。

先是司馬光上書,說“北盡塞表,東被海涯。南踰江淮,西及卭蜀。自去歲秋冬,絶少雨雪。井泉溪澗,徃徃涸竭,二麥無收,民已絶望,孟夏過半,秋種未入,中戶以下,大抵乏食,採木實草根以延朝夕。”甚至有貧下戶“拆屋賣錢以給己家糧及官中諸費者”。

不過王安石以為司馬光誇大其詞了。而且這小子已經呆在洛陽修書,又能做什麼。

災害來了救災就是了,因此發常平倉米賑濟河陽饑民。

但救得了開封與河陽百姓,那麼大的地方如何得救?

陸續的河東嵐州石州,京東路的齊州鄆州,開封諸縣,大名府,衛州,延州,真定府的邢、洺、磁、相、趙等州、鄜延路的延州、環慶州、保安軍、陝西諸路、河北西路、永興軍、冀州等地,全部上書缺食。

不是不救災,是各州從去年就在救災,救了那麼長時間,附近各州府全部將儲糧救空了,連一個相互排程都不行,沒了糧食,如何賑災?

然後流民出現了,“東北流民,扶攜塞道,羸瘠愁苦,身無完衣,並城民買麻糝麥面合米為糜,或茹木實草根,至身被鎖械,而負瓦揭木,賣以償官,累累不絕。”

頂替王巨去了慶州的楚建中上書:“奉手詔,以緣邊旱災,漢、蕃闕食,夏人乘此荐饑,輒以賞物招誘熟戶,至千百為群,相結背逃。若不厚加拯接,或致竄逸,於邊防障捍非便。”

王巨打下了好底子。

不過糧價飛快上漲,一漲就是幾倍十倍,百姓手中一點積蓄能買多少糧食?

有百姓餓得慌,便罵朝廷,罵楚建中無能,如果王小老子在,豈能讓我們捱餓。楚建中苦逼得差一點頭髮都白了。

一邊被罵著,一邊還要小心提防著,畢竟那段橫山不能有失誤,否則自己仕途就到頭了。然後哀怨王巨那時為什麼不借機將西夏滅掉?

韓琦藉助獎勵百姓羅秀捕殺劫賊逯小二等的奏狀上,也說了“方今河北所在災傷,百姓流亡,乏食日去。最可憂者,盜賊結集漸多,為公私之患。”

如果朝廷還想不出辦法,這些流民真的可能在飢餓下,全部輪為盜賊,仿佼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了。

這讓趙頊如何不擔心。

然而王安石卻答道,天旱水災,就算是在上古聖君時也在所難免,這些都是自然現象,我們盡力而為就是,況且這五年來風調雨順,按比例來說,現在的大旱也只是偶然現象。它們都是小事,上天自有它的意願,我們益修人事即可。

如果再推遲九百年,這個說法會得到大家認可。

但這是在宋朝,而且王安石答得多少有些草率。

趙頊卻說道,也許我們做錯了。

王安石略有些驚疑,但並沒有多想。不久趙頊寫罪己詔,王安石還是沒有在意,大災嘛,皇上寫罪己詔,很正常不過。如宋仁宗,除了寫罪己詔,都能給自己肉體施以懲罰,大半夜光著腳丫跑到外面淋雨。

司馬光正式冒泡,正式出手。

他不出手則己,一出手則是致命的殺著。

但在司馬光施出殺著之前,幾乎消失兩年的王巨終於也冒泡了。(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