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又一隊士兵從浮橋上跨過去。
說明交趾人的情報還是有限,王巨最喜歡做的事便是夜行軍。
從高嶺寨到平良渡有近五十里路,不算近了。然而宋軍很早就到達高嶺寨,三軍休息。然後下半夜起程。騎兵先發,曲珍在欽州訓練了好幾千騎兵,他與王巨只帶來兩千五百名騎兵,還有三千多名騎兵放在後面了。
但一直沒有搶先抵達,而是裹在三萬海外集訓來的宋軍中徐徐抵達高嶺寨。
為的就是今天這一戰。
隨後三萬步兵開始出發。
王巨目送著他們一隊隊去向遠方,滿意地點了點頭。
相比於北方官兵,南方官兵要矮小得多,不過經過一年多集訓,已經能看出他們身上產生了顯著的變化。
眼睛很緊毅,有的人眼中還帶著殺氣,軍紀看上去很是嚴明,雖然奔走了半夜,但隊型一直沒有亂,很整齊。看來燕達確實下了一番功夫。這支軍隊就是放在北方,都能與禁兵溜一溜。
最後一隊官兵踏過浮橋,王巨擦了擦額解的汗水。
到了二月底,交趾也開始炎熱了。不過還好,交趾幹雨季分明,到了四月份後,就開始進入了漫長的雨季,一直綿延到秋後。現在就是熱,但雨天比較少。
所以王巨也要趁早結束戰鬥。
雨季時,由另一群人來吧……
前面戰鬥開始打響。
三千多名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進李常傑大軍中,而是在四周不停地遊擊。
這招術不是王巨發明的,參照耶律休哥對付宋軍,一度用這個方法,將曹彬的十幾萬官兵逼得一天只能行軍幾里地。到了元蒙時,更是將這種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
李常傑也無輒了。
交趾周邊皆是熱帶地區。雨林茂密,所以能看到象兵,但罕見騎兵。若真放在雨林裡。那又是交趾人的天堂。關健在天德府北側,這一帶都是開發成熟的地區。要麼平川。要麼大道,要麼水稻田。
水稻田不是沼澤,泥濘深度有限,而且王巨臨行前,刻意又準備了一樣物事,那就是新式馬蹄鐵,與原有的馬蹄鐵區別就是它比較度,就寬這麼一點兒。壓強就會減弱,所以馬兒踩到水田裡,跑得照樣歡快。
李常傑只好讓三軍列隊防禦,一邊防禦一邊撤退。
兩萬交趾軍隊艱難地前進著,每走一里地,都會丟下一地的死屍。
而且在這支騎兵狙擊下,李常傑派出去的斥候無法向他通報訊息了,不一定是所有斥候都被宋軍殺害了,而是這些斥候無法靠近主力軍隊。如果僅是這些騎兵的騷擾,李常傑還有把握將三軍帶到天德府城。
他最擔心的就是後面那幾萬宋朝步兵。雖說離得遠,可若是能吃苦,從夜裡行軍。自己的軍隊行軍速度又被這幾千騎兵拖住,那麼在下午那支龐大的宋軍就能追上來。
還真讓他料中了。
想到這裡,他又看到三軍花了半天時間,才走了不到十里地,李常傑只好下令:“丟下輜重,迅速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