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說道:“手段雖有些殘忍,然而此次用兵,朝廷用度有限,傷亡又少,幾乎罕動用官兵之。”
這個官兵不是王巨帳下的官兵,那叫土兵,或廣南的邊兵,是由蠻人為主組成的軍隊。王珪的官兵則是指真正的禁兵。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確實是沒有動用多少官兵,就是開始調過去幾千兵馬,後來有一些人還是不適應南方的酷熱天氣,又陸續調了許多回來。
至於用度,如果從朝廷角度來看,確實很少,廣南能向王巨提供多少錢帛?朝廷的專門撥款,不過就是那個一千萬,但王巨到廣南兩年半時光了,就是木棉司的收入,也不止一千萬了。況且海客們還會向朝廷支付了三百萬的利息。
可實際用度豈止一千萬!
如果朝廷象王巨這麼做,那用費將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不僅是直接的用費,還有呢,動用了這麼多船,並且多是豪華的大型海船,難道不是成本?因此實際成本乃是一個天文般的數字。
不過老王之所以這麼說,因為王巨在去廣南之前說得很清楚,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那麼臣就要用一些非常手段了,望朝廷到時候勿要責問責怪。
早就說好的。
難道這時候朝廷又要反悔不成?
趙頊也啞然失笑,豈止是早說好的,去年自己派中使下去,王巨同樣也說過,臣就是遊走在一個黎明之間的人,一邊是黑暗,一邊是光明,一邊是劊子手。一邊是良臣。宋朝弊病多多,臣想將宋朝從黑暗帶向光明的彼岸,那就會用一些激烈的手段。
能指望一個十來歲殺黑蜂盜。帶寨民擊敗西夏抄掠軍隊的人,象朝堂上這些士大夫那樣溫文爾雅嗎?
這是不可能的。
他喃喃道:“可如何遷徙百姓?”
不能將百姓強行押到各個海船上吧。
蔡確冷不丁地說:“陛下。可由各州府攤派,我朝如今非是唐初之時,山東人煙空蕩,以至魏徵進諫唐太宗勿得封禪,以免胡人看到後產生覬覦之心。幸得祖宗慈憐,自我朝立國後,就沒有人煙稀疏之況。”
所以有人說趙匡胤乃是一個長者,他未必有那麼好。若真的好,能將柴家江山篡奪嗎?再看柴榮幾個孩子,有那個有了好下場?
況且還有江州之屠。
不過趙匡胤滅一國,立即休生養息兩到三年,再圖下一國。這樣的做法,沒有使中國傷筋動骨,不僅宋朝的,南唐的,吳越的,南漢的。閩國的,這些國家都沒有損失多少百姓。所以到了趙匡義滅掉北漢時,北宋的戶數就達到了六百四十多萬餘萬戶。反而在趙匡義兩次北征失敗後,至道三年,戶數下降到了五百來萬戶,當然,不是百姓數量下降了,而且為了逃避賦稅,成了流民與隱戶。然而到了宋真宗時,立即恢復到近九百萬戶。
再看唐朝立國時,那麼大的地盤。戶冊上只有兩百萬戶。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宋太祖稱為長者。亦無不可。
這才是真正的深層次歷史分析。
趙頊額首。
“所以造成如今人煙稠密,土地緊張之象。不過交趾雖然偏南。卻是真正的魚米之鄉。”蔡確又看了一眼那個地圖上大大小小的河流說道。
有水才能生存,可憐的北方,一直在缺水,哪裡有這麼多密佈的河流哦。
“以前是偏遠,如今有那麼多海船,可以往來,請陛下重視之……讓各州府官員務必配合。”
這便是王巨帶來的變化。
去年時,海外造船規模漸漸削減,不過沒有完全中止下來,繼續在造,只是船更大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