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672章 南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2章 南帝 (1 / 4)

“子安,你這個桂州知州做得好啊,”章惇開玩笑道。

他是以交趾路安撫經略使知交州的身份來到南方的,不過交趾可不是交州一州,那也太大了。

王巨還是基本按照唐朝安南都護府的編置劃分:交州交趾郡、陸州玉山郡、峰州承化郡、愛州九真郡、驩州日南郡、長州文陽郡、福祿州唐林郡、湯州湯泉郡、芝州忻城郡、武峨州武峨郡、演州龍池郡、武安州武曲郡,一共十二州近六十個縣。

但有的王巨取締了,宋朝的官不是唐朝的官,很金貴指薪酬高,供養不起),而且經過自己的催殘,即便遷徙十幾萬戶百姓過來,人煙也變得很稀少。

所以王巨將武安州與陸州合併成陸州,福祿州、演州一切為二,合併到了愛州與驩州,長州合併到了交州府,然後從邕州撥出廣源州廣源州,劃歸了湯州,門州蘇茂州則劃歸了陸州。從占城得到來的三州設立了一州三縣,命名為南州,意思宋朝到了這裡就是最南方了,而且王巨還有意對訶摩解釋了這個州名稱的用義。

於是交趾路變成了八州一府三十二縣,以及西北角十幾個羈縻州,並且多改回唐朝的舊名,取締了交趾取的各個新名稱。

朝廷也同意了這個劃分。

也就是說,無論怎麼節省,朝廷至少得委派兩百多名官員,才能將這片土地管理起來。

可是一切草創,事務繁多,官員是朝廷委派,可具體到交趾路未來的規劃,移民的安置等等軍政事務,全部得由章惇領手了。因此朝廷商議後。便讓章惇先行來到廣南。

章惇是指王巨身為桂州知州,卻呆在了邕州處理公務。

“不呆在邕州何如?桂州離交趾太遠了。”王巨說道,即便章惇來了。王巨還要呆在邕州,除非不想對付大理。

兩人說了一會話。

王巨開始說正事:“子厚兄。移民還未來,然而許多交趾百姓又陸續返回家園,可能以後有許多爭執。”

“子安有何高見?”

“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將他們集結,然而我以為不妥,一旦集結,若是有心人煽動,交趾會難以安定。因此只有第二種辦法。繼續疏散,保持未來每一村寨交趾百姓佔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然後警告下屬各官員必須一視同仁,不過若是交趾百姓桀驁不馴,也必須嚴懲不怠。恩威並用,以恩為主,以威為輔,數年後融合起來,境內自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所以王巨竭力推薦章惇過來。其他官員過來不夠強勢,或者不知兵,交趾以後還得出亂子。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那就在之前,儘量地殺……不過那樣王巨實在下不了手,以驅逐為主了,雖然死了許多百姓,可還有許多百姓逃了出去,後來有的百姓隨著流民席捲,結果一起送到宋朝中原休想回來了,但還有不少百姓逃到了哀牢、牛吼等地。這些百姓沒有一起回來,那樣又亂套了。不過就是回來了一部分,想一想原來交趾有多少戶百姓吧。

王巨估計了一下。現在最少有三四十萬百姓陸續地逃了回來,雖然戰戰兢兢的,看到官兵來了就逃,但他們回來了,縱逃也是在附近躲藏。難道將他們一一捉住殺掉?朝堂那些大佬們還不吵翻了天?

這就是章惇第一道難題了,讓他們出來,不要再躲藏了,還要讓他們做良民,以後不要聚集起來起義造反的什麼。

章惇沉思。

“其實還有一策,你可以寫奏章用特腳遞送到京城,將這個情況反饋,讓朝廷儘量多發動下面官員多遷徙百姓過來,就能進一步地稀釋。”

“子安,難道你真想將大宋的五等以戶全部遷徙走?”

“我還真想哪,但那可能實現?”王巨搖搖頭說,王珪統計了一下,如今宋朝接近一千六百萬戶了,王巨也肯定知道這次統計,因為王巨也派了官員統計了兩廣戶數,不過不知道整個宋朝具體有多少戶,但能大約猜測出來。因為人煙稠密,可以說整個宋朝五等以下戶能接近四成,由著王巨遷吧,他能遷走六百萬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