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寫得太好了,”王巨放下終稿說道。
這些思想想成為以後的儒家經典,必須要引經據典,必須符合儒家的言論,才能得到士子們的認可,它們同樣非是王巨所長的,不過卻是張載所長。
王巨將想法說出來了,張載進行了反思,這才有了這個標準的終稿。
並且最後的終稿,比王巨想的還要完美。
比如王巨說了一個人之道損不足補有餘,到了終稿時,張載便寫了數句話。
人性是自私的,所以才有了一個說法,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道是貪婪的,因此是損不足補有餘。
這個自私與貪婪是進步的源泉,不過過份自私與貪婪,卻是毀滅根源,這個毀滅是毀滅一切,戰亂不休。因此有了德化,有的制度,有了教化經義,包括國家,國家不僅是暴力機器,那樣說就錯了,它更是一個團結起來的組織,一種對人性節制的秩序,因此國家的出現,代表著不是人道,而是天道。
看到這句話,王巨嚇呆了。
實際儒家的仁愛謙讓,正是對這種人性人道的節制,西方的利他主義,慈善事業,中國後來的學雷鋒,做好事,助人為樂,也是一種有意識地對人性的節制。
當然,最操蛋的是理學的滅人慾,存天理。
不過張載可不支援什麼滅人慾,能做得到嗎?
所以張載又說了內聖外王,內聖便是內部調控,對好人好事的合理支援,對仁愛謙讓的宣傳,這是老生常談了。然而張載隱晦地又說了一句,做為一個國家。張載認為它代表著天道,即然是天道了,那麼就必須在律法上政策上對這種人性人道做出節制。
但王巨說了。文章想要得到大家認可支援,必須要溫厚。張載下面也就不寫了。
其實如何節制,也就是王巨所說的齊人。實際就是王巨所說的齊人也不是真正的齊人,後來美帝種種讓富豪感到操蛋的稅務制度,也是一種節制,不過無論如何節制,實際貧富不均,仍是美國最大的矛盾。但有了這些節制,比沒有這些節制。要好得多。兩者節制,是謂內聖,然後再有了王巨所說的一,成為外王,一個強大而長久的王朝便會出現了。
然而就是如何節制未寫,這個超前又完美的說法出自張載之筆下,也讓王巨感到萬分驚訝,萬分驚喜。
他相信這三篇時文出來,就是再過一千年,兩千年。都會適用。
那麼以後治國做人的理論基礎也就有了。
這才是他想要的真正新儒學。
當然,張載也要感謝王巨,沒有王巨提供的種種超前想法。這三篇時文就不會出現。
“恩師,我能謄抄它們,帶到京城嗎?”
“你看著辦吧。”
王巨謄抄。
“巨兒,你認為有沒有天道?”
“天道……”王巨放下筆,想了想說:“我認為是有的,甚至神靈,但這個天道與神靈,不是百姓所想的那種天道與神靈。”
不提他如何穿越過來的這件事。
就說人類的出現,當真是從猴子進化來的?
首先問一句。歐洲以前全部是聰明的藍眼睛綠眼睛黃毛白面板的猿人?有這種猿猴嗎?
還有,從猿人到人類。這得進化多少年?為何在短短几千年內,四大文明一一出現。又在那個不能溝通的年代裡,文明程度相差無幾?就憑藉這三個問題,進化論就無從解釋了。
並且有一句說法,也得到許多科學家的認可,那便是科學發展的盡頭,便是無科學,而是哲學神學。
人世間,無物理,便是下一本書的開頭,下本書為了生活,為了訂閱,再也不碰這些深沉的東東了,專寫小白,爽文,看著這操蛋的訂閱,真想不顧大家痛罵,太監這本書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