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644章 長城(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4章 長城(上) (1 / 4)

“騎兵,敵人的騎兵……”有交趾士兵大聲喊道。

其實這時候交趾的語言與嶺南很相似,包括文字,還多在用漢字,不過李朝也開始發明文字,包括語言在內,開始與南部各族語言融合,也就是從李朝起,正式“去中國化”了。

而且效果不錯,語言改變得很多,反正說的不是真正的漢語了,文字也在逐步改變。

曲珍帶著一支土騎兵訓練,這也不是秘密,不過在欽州,離這裡還有點遙遠,然而富良江一戰,宋朝騎兵的作用,許多兵士都知道的。

一個個都急了,發瘋似的向幾十名堵在城門口的宋軍撲去。

“結陣,”其中一名都頭喝道。

也就是背靠著城牆,結成方陣共同抗敵,以便讓敵人不將城門關上。

又有一些宋兵倒下。

然而宋朝的騎軍也到了眼前。

看著那些騎兵飛快地逼近,終於有交趾兵耐不住恐懼,丟下武器,向後面逃去。

曲珍衝到坡下面,看到城門口還是沒辦法關上,寨中的幾百交趾士兵撥腿而逃。

“衝。”曲珍撥馬衝進高嶺寨,看了一眼,又說道:“武都頭,你們辛苦了。”

其他就沒有再說了,因為前面還有一個關健地方,平良渡。

升龍府前有幾個重要的大河,如富良江,白藤江,求江,太平江注,交趾學者認為富良江乃是在富良府內的太平江上游的求江,我國學者認為富良江就是紅河,不然交趾不會請降,只有逼到了紅河,交趾才會那麼緊張。但交趾認為他們打敗了宋軍。所以就在求江了。但那樣,為何向宋朝死皮賴臉地求還五州之地?因此富良江就是紅河。太平江在接近入海口處注入紅河,不過在臨近入海口處分出一條支流。從海防北部注入下龍灣入海,這條支流就是鼎鼎大名的白藤江。求江與滄江在越南太平會合。會合下游稱之為太平江,會合前的上游則是求江。)。

天德府在求江之北,武寧州在求江之南。

但求江有一條主支流自蘇茂州滾滾而來,正好成了諒州與天德府之間的一道天塹。

平良渡就是這道天塹上的一個重要渡口。

元豐元年二月末,宋交之戰重新打響。

先是曲珍率兩千騎兵,悄悄進入諒州,入夜後,藉助夜色保護。潛行到磨隘寨側面的一個山溝裡。黎明時分,由禁兵都頭武銘帶著九十幾名敢死隊員,兵分兩路,以商人打扮,來到高嶺寨,堵住高嶺寨的城門。

隨後曲珍迅速殺入高嶺寨,撲向了平良渡。

交趾猝不及防,迅速讓曲珍拿下平良渡。交趾天德府官員這才接到訊息,迅速組織兩千士兵,前去救圍。

兩軍於一處平川上相遇。一是步兵對騎兵,二是以劣質武器對精良武器,兩千交趾士兵眨眼被擊敗。

天德府官員立即向升龍府告急。同時緊閉城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