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科舉呢?”
“陛下,科,科,科舉,草民們那敢實施科舉啊。”
張行觀嚇得直哆嗦。
趙頊呵呵樂了,又問:“那邊有多少戶百姓?”
“陛下,與大宋不同,大宋計戶計丁,那邊計口。”
“咦。”
“我們開始遷徙百姓時,王公曾在泉州囑咐過我們,我們是宋人,中國人,因此無論怎麼遷徙,不能忘掉這個根。大宋就是我們的根。因此律法有兩條根本之法,凡是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者,殺無赦,凡是與異族聯姻者,殺無赦。為了執行這個政策,所有百姓成親時必須到官府登記,加以防範。因此對所有人又實施了身份證制度,所有人家實施戶籍制度。”
其實燕達已經通報過朝廷了,但還一部分大臣不知道此事,聽後一起吐了吐舌頭。
“王卿,你不是說過不得岐視蠻人蕃人嗎?”趙頊向王巨問道。
王巨走出來答道:“陛下,並不矛盾,似乎遷徙的百姓當中就有少量蠻人,這個不得與異族聯姻,乃是指不得與海外土著人聯姻。這個中國人不僅是漢人,凡是我大宋境內的漢人、蠻人與蕃人,都算是中國人。這也是無奈之舉,他們終生活在大海的彼岸,萬里汪洋相隔,能聯絡的就是血脈了。如果與異地土著人聯親,血脈就會嚴重稀釋,最後自然而然忘記了自己是大宋人了。雖有些激進,為了宋朝,不得已之為也。”
還真是不得已的辦法。
就象林肯,不知道根底的人都以為他很偉大。
然而大規模殺害印第安人的命令就是他下達的。
王巨開拓彼岸,一是為稠密的人口尋找一個出路,二是為了財富,三是為了相互促進,共同補助共同進步。
但他可不希望幾百年後,大家隔著一道大海,成為生死仇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用這兩條基本法令以及教課書,對所有人進行強行洗腦。
“原來如此……”趙頊有點兒唏噓,然後又問張行觀:“何謂身份證制度與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便是於官府登記一家詳細人口情況,每有老人死亡或嬰兒出生,都要去官府重新登記,凡是男女成長到十五歲以後,就要單獨發放一本身份證書,上面書寫著其本人的外貌特證與其他的一些情況,以方便各級官員管理。”
“咦,”趙頊與大夥再次驚歎起來,似乎……這個辦法真不錯,能否拿到宋朝來應當?所以趙頊愣了愣神後才問道:“那邊有多少口百姓?”
“兩百餘萬。”
在趙頊等人腦海裡,也以為大約遷徙了近兩百萬百姓走了,但那邊有大量耕地供百姓開發耕種,因此同樣人口增漲起來速度會很快,那麼這些年下來,增加幾十萬新生嬰兒,也頗為正常。
雖然這個數量有點兒多,但經過去年的人口統計,每一年宋朝就增加二十二萬戶,宋朝不計口,而是計戶計丁,如果在戰亂時,往往一戶只能有四口人,但在和平年代,一戶能達到六七人。就往低裡算吧,現在宋朝一戶最少也有五個半人了。那麼一年就得增加一百二十多萬人口。
所以這個數字報出來,大夥神情也沒有那麼激動了。
實際這裡張行觀就嚴重縮水了,真正的口數還要再增加二百萬。
然而能說出來麼?
總之,到現在為止,趙頊還算比較滿意。
但讓另一個人不滿了,孫固忽然冷不丁地問:“某問你,你們為何去年走私!這是犯了棄市秋後鬧市斬首為棄市)之罪的。”(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