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737章 最暗黑(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7章 最暗黑(下) (1 / 6)

“子安,你太急躁啦,”老王痛心地說。

在宋朝有兩大禁忌的話題,地與稅。

說說沒關係,那怕象李覯、張載、程氏兄弟公開說,實施古代的井田制度,但不能上書,強求朝廷透過。

包括王安石,對這兩個話題也避之不及。

頂多實施了一下方田均稅法,似乎沾到這個地與稅了。

但始終貫徹得不徹底,而且只是讓豪強如數報出隱田數量,不是讓他們將耕地交出來均分給平民百姓,更不是讓他們從此以後停止兼併。

然而就是這樣,因為方田均稅法,讓多少豪強憎恨之。

更不要說齊商稅了,宋朝有多少官員經商,為何,因為宋朝制度,或者所謂的祖宗家法,是禁止官員行商的。

然亦當時風俗,以詐清高,養名譽為事……所以呢,大家都在找代理人經商,沒有證據證明他們主動出面的,那麼如何公正地去記載。但就是這樣,在相關宋史資料裡,還能看到n個大臣在經商,並且多有不法現象,包括趙普。

就連蘇東坡這樣在蜜罐里長大的乖寶寶,還帶著幾船私鹽回巴蜀,以謀取錢帛。結果因為什麼不懂,連經營暴利般的私鹽,居然還虧本了。

所以這孩子……還是去寫大江東去吧,當官好,理財好,都不是這孩子的強項。

就象宿州城吧,位於大運河汴水要道上,因此商業日益繁華,城中百姓擠不下去了,因此知州周秩應廣大百姓請求,向朝廷反應此事。宋哲宗撥下一萬貫錢帛。讓周秩擴建宿州城。

這是好事兒。

一個擴城,能增加多少擠地皮。

又解決了城中百姓房屋緊張的局面,並且擴建後會使宿州變得更繁榮。然而蘇東坡打了小報告。說是勞民傷財。此事不了了之,甚至在後來抗金中。作為最重要的城池,因為那次未及時擴建,留下了嚴重的隱患。

蘇東坡是好心,可因為不懂,反而辦了壞事情。

但其他大臣不是浪漫天真的蘇東坡,他們頗有心計,特別是那些來自權貴豪門富商的後代,比如富弼。富家在洛陽本來就是一個鉅富之家,加上他本身有才學,因此沒有中進士,晏殊依然賞識富弼,將女兒嫁給了富弼。不過這個小小晏可不是一個省事的主,反而因為這個女兒,晏殊與富弼關係一直不大好。

也就是非是所有官員都有家人手下在經商,但有不少官員都直接或間接參與了商貿。

原因很簡單,什麼來錢最快,非是土地。農業是穩定收入,但暴利還是工商業!

不僅暴利,而且因為他們的地位。胥吏不敢徵收任何場稅。

這個場稅頗是驚人的,最少是百分之五,一趟商貨就省下百分之五以上的稅賦,那麼這個稅賦無疑就化成了利潤。百分之五以上的利潤哪!

想一想,王巨推出齊商稅,會惹得多少豪強權貴士大夫的痛恨?

最要命的是皇上當場居然還同意了,立即頒下詔書。

並且這個詔書再加上王巨以前的種種作為,還會讓人想入非非。

想什麼呢?現在是齊商稅,未來會不會齊所有的稅?包括兩稅。

而且王巨還有過類似的做法。

齊掉稅後。會不會齊地。

張載以前可是多次說過實施古代井田制度的,而且王巨在南方執行了強硬的改土歸流政策。並且打壓豪強與各蠻酋,然後將他們家中的財產抄沒。所有宅與田一起均分給平民百姓。

如果大家這樣一想,會對王巨產生什麼樣的看法?

到時候王巨必然會因為反對聲音強烈,貶出朝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