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婢多嘴說的,永樂城之敗後,陛下曾不愈過。於是太保多次詢問了陛下的病情,然後請了許多大夫根據奴婢所說做了判斷,這才有這道食譜,”黃和道:“特別是飲酒,幾名大夫皆說過,想要陛下長壽萬年,千萬不能沾酒。太保擔心了,畢竟無論是推出銀行司、齊商稅,還是滅西夏,必須要得到陛下支援。不過奴婢想問題也不大,陛下終不是嗜酒之人,不過……”
如果不是王巨出現,宋朝的酒多是低度酒,所以一些婦孺都時常飲酒。
趙頊雖不嗜酒,但於一些大典或宮宴時,也要與大臣吃上幾杯的。
但現在就不準了,這是否合適呢。
黃和語氣轉了一下:“但奴婢以為,這是太保對陛下的關心。”
趙頊是怎麼死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裡有記載,趙頊在集英殿大燕群臣,“酒五行罷,以上服藥也”。
後面李燾還做了補充:“放翁家世舊聞:元豐秋燕,神祖方舉酒,手緩,盞傾覆,酒霑御袍。時都下盛傳側金盞曲,有司以為不祥,遂禁之。”
《老學庵筆記》又有一則記載:“元豐七年秋宴,神廟舉御觴示丞相王歧公以下,忽暴得風疾,手弱觴側,餘散霑汙御袍……”
好了,死因出來了,風疾,中風也。
引發中風的原因就是憂思惱怒、飲食不節、恣酒縱慾。
趙頊雖生性多疑,不象宋仁宗那麼從容,但在生活上是一個有節制的人,不會恣酒縱慾。
那麼只能是前兩條原因,想獨裁了,什麼權利都收回去了。那麼處理的政務就會多起來,飲食不當是有可能的。
並且朱元璋與雍正也因為如此,英年早逝。
兩次慘敗。憂思惱怒,也是必然。
具體的王巨不大清楚。只知道他是死於中風,然後在某將宴請群臣的宮宴上,酒吃多了,中風發作,並且這個時間快要臨近了。
所以才有了這道食譜,強行禁止趙頊吃酒。
這玩意兒一碰酒,才是最悲催的。史上那次趙頊嚴重中風,酒是主導原因。
否則趙頊多活上幾年。熬到宋哲宗長大成人,高滔滔不得專政,那麼就沒有了元佑黨爭。而且趙頊在,宋哲宗病重了,宮中也不會諱之不敢醫,更不會容忍小程在宮中虐待宋哲宗,將宋哲宗身體熬得很差。
後來為什麼明神宗在張居正死後,虐殺張居正全家老小。道理是一個樣,這個不準做,那個不準吃。使得明神宗生活差得還不如一個平民。但張居正自己呢?卻暗中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明神宗能高興嗎?
小時候落下病根子,發育時又因為小程的滅人慾存天理,由高滔滔支援。小程監督下,趙煦只能得到可憐的飲食,營養一直跟不上來,甚至整個少年時光不能玩耍歡笑,所以宋哲宗才那麼地短壽。
也就是趙頊多活上五年,宋朝整個歷史就會重新改寫……
明白這些前前後後,就知道王巨為什麼痛恨程氏兄弟了。他們不是宋朝的理學家,而是宋朝兩個最惡毒的嶽不群!
“傳御醫!”
一會兒,十幾名御醫帶了過來。
趙頊問道:“朕去年生了病。所以不得飲酒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