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 (3 / 5)

“不過張貴你的好心,某感謝了。”王巨說著,重新翻身上馬,前去銀行司。

“太保,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韓韞在馬背上說道。

“公道自在人心麼?未必!人心是可以蠱惑的。張貴之所以替我打傘,多半還是因為我取締了市易法,讓他們這些小商販們有了更多的生機。可能現在的底層百姓對我更支援些,但他們力量有限啊。”

宋朝到今天這一步,政治確實出現了問題,不過王巨也想得有些悲觀了。

來到銀行司。

王巨問張商英:“天覺,各地行務情況如何,還有各地金銀價波動如何?”

“太保,還是有影響的,比如南方相對而言,金銀價比較低,所以大多數商賈儘管用了匯票,回去後換回絹交,立即購置商貨,甚至大交比面額還要低一點,這個不要緊,反而利於了絹交走向民間。”

“嗯。”王巨點點頭。

總之,這一回銀行司之複雜,恐怕在另一個時空都罕見到。

首先它體量龐大,不象歐洲工業革命初期那些銀行,能有多少經濟?

其次它推出的時間正是熙寧變法之後,政局是黨同伐異,任何缺陷都會被放大到極致。甚至還沒有開始,都鬧將起來了。

最後就是作為本金的金銀與銅幣皆嚴重不足。

不過如果經營好了,趙頊所擔心的缺少理財之人,以後就不會再缺乏了,銀行司與更龐大的發運司就是最好的理財大臣磨礪之所。

然而開始時,是很困難的。

不要以為彼岸執行了,彼岸正式執行的時間也不長,而且兩處情況各自不相同。在彼岸,王巨下一道命令,誰敢不從?那象在宋朝這般艱辛。

張商英又說道:“我擔心的就是京東路一些地區。京東路一向金銀價比較高,雖因太保下令,各地區取消金銀進城稅務,南北金銀價懸差減少,不過京城路金價與銀價仍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所以一些商賈刻意持著錢帛兌現絹交,再到京東路的行務兌現金銀。有的行務金銀本金儲量已經減半……但從市面上還沒有看出金銀價有巨大的波動。”

但也是一個不好的徵兆。

不要以為僅是京東路,如果出現反覆兌現的情況,說不定這些準備的本金金銀,僅是京城路就會被消耗一半。

如果那樣。銀行司就兇險了。

王巨沉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一名堂吏則說道:“太保,以小的之見,何不將金銀絹交與銅幣一起聯絡在一起。不然眼下有麻煩,明年還有麻煩。”

“明年會有什麼麻煩?”

“明年各行務兌現絹交。可是絹交與金銀聯絡的,各地金銀價有著差異,就象現在京城英宗交相當於十五文錢,實際它就是十五文,那麼到時候兌現借貸怎麼辦?”

這似乎也是一個問題。

如今各州行務是沒有兌現業務的,要麼負責絹交與金銀或匯票之間的兌現,但不接辦用錢帛兌現絹交的業務。

然而也不代表著他們會清閒著。

在這幾個月內,必須要熟悉銀行司的運作。不僅有彼岸過來的經濟人講授,宋朝這邊的官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畢竟兩邊情況不一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