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719章 雙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9章 雙鵰 (1 / 3)

“陛下,在臣心中,以軍事較論,如今大宋當以章質夫為翹楚,若是性格溫和,教化育人,淡泊名利,心懷天下,無疑是臣的恩師。但若以清廉愛民,則無人能超過範堯夫。不過若論理財,薛師正則為第一。”

王巨說的這四個翹楚很有意思,一個是他的老師,一個是他的朋友,一個是路人甲,一個是對王巨略有排斥的政敵,因此趙頊聽後不由笑了一笑,又說:“軍事上章質夫不及你。”

“非也,郭公南征之前,世人皆以為郭公是我大宋罕見的大將之才,實際論大將之才,郭公未必能及燕達、劉昌祚、苗授、高永能等人,只是郭公時運比這幾將好,於是很早得以進入西府,而這數將不過是一路兵馬都部署或兵馬副總管,或者一個軍事中小州知州。章質夫也是如此,陛下有沒有給他發揮的時機?或者說將李靖藏在深閨大院裡,誰人能看出李靖的軍事才能?”

其實在王巨心中,就是郭成等小將成長起來,也比郭逵厲害。

“章質夫……”

“陛下,馬上你就能看到了,他在雲南路會做得比臣還要出色,而且三四年,四五年後,陛下若有意西方,此人將是陛下的棟樑大將,國之猛虎。”

“章惇也不錯啊。”

“他是不錯,但長在政治,軍事上不及章質夫。”

“王卿,南方傳來奏報,說是真臘有一個叫赫薩跋摩三世……這些南方小國家名字怎麼如此奇怪?”這是軍報,送東了西府,王巨暫時還沒有聽說。

“並不奇怪,南方這些小國家受天竺梵語影響。跋摩意思就是天王與國王,與名字無關,赫薩是姓。既然叫赫薩三世,說明他有兩代祖先曾擔任過真臘國王。陛下呼赫薩三世即可了。”

“原來如此。赫薩三世打敗了以前的真臘國王烏迭蒂耶二世,成了真臘的新國王,然後出兵攻打占城,差一點讓占城又再度滅國。占城向章惇求救,章卿親自率領五千騎兵,撲到占城王都下,與真臘軍隊相遇,一役便將真臘大軍擊敗。章卿稟奏說是此役殺死了四千多名真臘戰士,還抓獲了五千餘人。占城國王為了表示感謝,又再度帶著屬下進京。”

其實沒那麼簡單,真臘入侵佔城,占城向章惇求救。

但王巨平定大理後,陸續地裁減了許多土軍,這也是必然,以後不會再發起滅國之戰了,用不著養那麼多軍隊,那可都是錢哎。不過還留下許多精銳的軍隊。但多在大理,繼續由章楶率領著鎮壓區域性地區的叛亂,還要準備用兵騰衝。

只有少數返回廣南繼續鎮守本土外。又有一部分放在了自杞羅殿地區,防範“西南夷”。餘下的就在章惇手中了。

不過章惇要經營長山地區,還有一部分流竄的交趾百姓到處燒殺搶掠,也要分兵搜捕鎮壓,所以他手中的兵力並不足,於是只好寫信用快馬向章楶請求支援。

章楶回信讓章惇先行將佔城穩住,答應出兵,好使兩國各有損傷,最後宋朝才易出軍一舉定乾坤。而且不會產生太大的傷亡。章惇便採納了此策,占城聽說宋朝答應出軍。上下都有了決戰的勇氣,因此真臘一直沒有將佔城王都攻破。最後章惇才率領著從雲南路調過來的五千騎兵。一役定勝負。實際就是不穩住,雲南路的騎兵也要這時候才能到達。

因此實際情況是章惇一開始也感到為難,不易救,就是救了也害怕帶來大量傷亡,那麼自己就悲催了,宋朝在武功上最弱,但卻是最輸不起的朝代……

另外就是占城險之又險,差一點又要亡國了,並不是象章惇奏疏上所寫的那麼簡單,那麼從容。

這個王巨當然不知道了,他說道:“陛下,交趾等南方國家易徵乎?”

“似乎比西夏容易征服?”

王巨搖了搖頭:“不是,如那樣,臣就會佔領占城國了。不過與西夏相比,想征服難,但想打敗卻比較容易。這些地區難就難在地形,地形複雜,百姓愚昧,生性也比較兇悍,所以不易治理。不過與西夏相比,他們總體文明落後,器甲遠不及我大宋與西夏精良,體格比較小,戰鬥力差,相互缺少配合。因此想征服佔領非常困難,但只要找到正確的辦法,想打敗他們卻非常容易。”

然後王巨又分析了遼國、西夏、大理、占城真臘,以及彼岸更落後的土著人小國家或小部族的不同情況。

不要以為拿下交趾與大理,就能輕易滅掉西夏了。

章惇這一戰雖勝利了,但不代表著他能做三軍主帥,打敗西夏。

這就是章惇與章楶的區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