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烽臺戰役結束,張守約與秦貴帶著環慶路的兵馬徐徐撤回。
會州還有很多事呢,必須要修建一些堡砦,不過天都山擋在前面,只要於黃河邊上修建幾個堡砦就可以了,再於原來西夏人一些城堡舊址上擴建一些軍寨。
畢竟西夏統治了會州那麼多年,羌人佔的比例大,許多羌人心依然向著西夏。
還要興修大量的道路,改變這一地區的落後面貌,不過宋朝手中有著許多戰俘,此外繼續推廣著天都山那邊用役代賦稅的政策。
如果這樣,有的部族還向李憲以前那樣,那麼毫無疑問,必會迎來宋軍的慘酷鎮壓。
隨後還要安排大量從利州路遷徙過來的移民。
但這些事務與環慶路無關了。
主力軍隊返回,种師道更加肆無忌憚,大肆將青鹽運回到慶州或者延州。
環慶路兵力收回來了,鄜延路軍隊壓力也就減輕了。
於是劉昌祚果斷出兵大里河,但這一回不是擄回百姓,而是將大里河北岸的百姓,向橫山那邊驅逐,並且不讓他們帶任何物資,強遷向北驅逐。
似乎銀州夏州還有一些西夏大軍,如果不服氣,那就來開戰吧。
不過也僅是驅逐,只要不反抗者,並沒有屠殺等行為。
也許王巨確實感到在自己手中死的人太多了,不是西夏人,而是南方的那群猴子與土著,於是王巨現在越來越軟。
包括彼岸,只要不反抗者,不殺害抄掠移民的部族,無論歸不歸順,都沒有象開始那樣。大肆殺戳了。
反正這些土著文明落後,人口增加緩慢,而移民因為不愁土地與糧食。又有政策鼓勵著多生多育,那麼不用多少年。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土著人口比例稀釋,稀釋到一定地步,即便還有土著,也不足以為害了。王巨這個心理也決定了這次用兵的主調,儘管大里河北岸各部羌人多是西夏的死忠,甚至有許多人參與了永樂城血案。
百姓大多數驅逐走了,由不得這些部族不從,後方西夏沒有援兵來了。以他們各自為戰,如何能擋住劉昌祚的數萬大軍?
然後劉昌祚派人收割夏糧,又將河北大批牧畜押回延州,同時又派出一支軍隊,來到永樂城遺址前,開始收回慘死在永樂城軍的屍骸。
做完了這些後,延州大軍又徐徐撤了回來。
然後又派軍隊,用特製的六輪長車,將屍骸向京城運送。
不過這一戰除了得到一些糧食牧畜,收回屍骸外。並不是王巨所說的驚喜。
…………
因為桃溪劍所帶來的利潤,現在王家寨的百姓十分富裕,大多數蓋上了磚瓦房。
一排排青磚褐瓦房掩映在碧樹濃蔭下。十分地好看。
但很多人王巨不認識了,現在王家寨早非是原先才遷徙過來的王家寨,桃溪劍價格高,可每一把劍出來,都需要大量人力反覆鍛造,所以後來又陸續地遷徙過來許多百姓。
即便原先的王家寨百姓,有一些老人過世了,還有許多青少年,王巨更不認識了。
就連族長也換掉了。換成一個叫王勝的老人,在延州時。他家離王巨那個窯洞並不遠,按輩份。王巨還要呼一聲三叔。
在這個三叔帶領下,王巨進了王家寨,也就是他的家。
王巨將它拿出來,當成了周邊幾個村莊的私塾,既然王巨回來了,私塾也就停下授學,王勝讓村民將屋子收拾出來,好讓王巨一家居住。但王巨這行回來是祭祖的,耽擱的時間不長,王巨也沒有反對。
王巨一路進了這個私塾,不過宅權還在他手中,應當還屬於他的房屋,但王巨也無所謂了,包括原來那個窯洞,以及延州李家陪嫁的宅子,王巨一起拿出來當成了周圍百姓的私塾。但京城的那個宅子則不同,想做私塾也不行,周邊都是貴人家,所以以後打算交給張貴兄弟。這幾年還是掛在王巨名下,防止趙頊召他進京述職,一大家子,呆在驛館不合適的。
外面又有許多人殺豬宰羊,以歡迎王巨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