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又說道:“當年你們契丹聖宗陛下與蕭太后主要國家,韓德讓主持政務,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主持軍務,可以說那是你們契丹最強大的時候,因此我朝太宗兩次北伐失敗。但實際以後邊境戰事,是各有勝負的,你們契丹雖佔了一些優勢,可優勢並不明顯。”
“那是你們契丹最強大的時候,我不是說現在你們契丹就不強大了,但現在我朝三軍並不比太宗時弱,儘管因為指揮無方,伐夏失敗,永樂城再度失敗,但是這幾年的戰鬥結果,相信你們也聽說了。”
“如今我朝已幾乎佔據了整個橫山,至少立於不敗之地,只要有部分軍隊駐守,即可保障西北安全。此時,貴國如果鐵心與我朝交惡,我大膽說一句,勝負未必也!我朝不僅有我,有章質夫,還有許多將士在這些年不斷的戰鬥中,已經磨礪出來!”
“澶淵之盟,我朝每年給貴國三十萬歲幣,慶曆宋夏開戰,那時我朝承平時久,三軍不知戰鬥,因此敗多勝少,貴國出兵恫嚇,仁宗為了和平,與貴國先帝再度搭成協議,改成了五十萬,並且歲賜改成了恥辱的歲納,熙寧大旱,貴國再度恫嚇勒索,迫使我朝割讓了七百里疆域。為了兩國和平,我朝忍了。然而不能慾壑難填,那樣,兩國一旦戰火再起,生靈塗炭。但相信以我朝的財力力拼下去,貴國會有何下場?”
“敬人者人敬之,侮人者人侮者!我們大宋希望國與國和平,但是別人不給我們和平,不管是誰,也不會畏懼也!”
其實這幾段話的重點只有兩條,橫山拿下了,我朝大軍能騰出手了,你們遼國休想再威脅了。
一旦打起來,未知勝負,但這五十萬歲納肯定沒有了。
耶律拱辰復問:“聽聞王公說三年必復西夏。”
“耶律使者,我現在對誰用兵?”
“吐蕃。”
“西夏伐過多次吐蕃,結果如何?想拿下吐蕃得用多長時間?”
“如今吐蕃是阿里骨主政,大如昔也。”
沒騙了?不過王巨還是從容答道:“吐蕃大不如昔,也要耽擱到年底吧。”
耶律拱辰不得不點頭,即便大不如昔,也沒有誰真的忽視吐蕃人的戰鬥力。還有那邊的天氣似乎與遼東一樣,真正適合宋朝的用兵時間只不過七八個月,能拿下吐蕃就算好的了。
“這樣說,明年我就可以平滅西夏?西夏人多強悍,相信貴國也清楚吧。”
“西夏梁氏主政,同樣大不如昔。”
“貴國先帝征討西夏時,為何他要去征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不是貪圖了你們宋朝五十萬!耶律拱辰翻了一下白眼。
“你想的可能是錯誤的,當時貴國先帝征討西夏,乃是西夏與我朝作戰了數年時間,百姓疾苦無比,甚至許多百姓挖老鼠,或用觀音土解飢,由是你們先帝以為西夏垂手可得,結果如何?”
也就是真相是遼興宗當年看到西夏因為宋夏久戰,民不聊生,以為能撿倒便宜,這才出兵的,結果差一點連命都丟在了南河套上。
“如果西夏人真的大不如昔,如何敢屢屢挑釁我朝?或者這樣說,我一年滅一國,兩年滅兩國。我朝軍隊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你們契丹還敢來挑釁恫嚇?”
“不過西夏既然求到你們契丹,我朝也不能不給一個面子,戰俘是休想釋放了,他們在永樂城連我朝的民夫也殺,坑殺了兩十多萬人,幾年時光過去,我朝還撿出來十幾萬屍骸!但我朝可以給你們契丹帶一個重要的人物,向西夏人交差。”
說著他一拍手,外面近衛將仁多保忠帶了上來。
“他是誰?”韓懿問。
“他是仁多零丁的兒子仁多保忠,再代一句話給他們,滅西夏未必,但我朝必然會在邊境進行一些報復活動,就象當年你們契丹兵敗河曲那樣,隨後連連出兵,這乃是上國的臉面,不可丟也!”
“如果貴國真以為我朝用兵兩國,此機可趁,我可以立即派使安撫阿里骨,相信阿里骨是巴不得的,然後以橫山為防禦,大軍將會集結於河東河北,來看看這個寰宇究竟是誰家天下!”(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