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結轄羅孤身一人,騎著馬向平西堡奔去,三軍又忽然停止攻城,仁多保忠心中起疑,他找到阿里骨問:“結轄將軍去平西堡下做什麼?”
阿里骨說:“他是遞勸降書的。”
“勸降書?”仁多保忠一頭黑汗,任憑阿里骨腦洞大開,也不能幻想勸降王巨哉?
阿里骨又粗暴地說:“如果不是你們夏軍表現懦弱,又何須我勸降?”
一提起這個,仁多保忠無話可說了。他將五萬大軍帶到這裡,可以說是西夏從來沒有到達過的地方。到了這裡,仁多保忠等於是瞎子一般,當然,他也可以派也斥候打探訊息,不過那樣,阿里骨肯定不悅。因此只要阿里骨不說,仁多保忠與王巨一樣,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
現在阿里骨更不會說出真相了,這可是投降哉,能說嗎?
只要說了,仁多保忠會立即帶著幾萬兵馬倉皇逃命,沒有仁多保忠這幾萬兵馬,阿里骨有什麼條件與王巨談判。
敢情他還在想好事……
結轄羅來到平西堡前,遠遠地他就在馬背上大聲喊著。
可不能誤會了,此番宋軍兵馬雖不多,但不缺乏各種遠端武器,不提火炮了,就是神臂弓也能將射程拉長到了一百五十步,整兩百米,有的力氣大,能將它的射程生生提到了兩百多步!
然而想在兩百多米開外,那怕大聲喊叫,城頭上的宋軍也未必完全聽清楚。
王巨站在城頭上,不知道這個吐蕃人來是幹什麼的。不過血戰了這麼多天,不管阿里骨玩什麼花樣,能停一停。讓大夥多喘息一會,都是好的。
他揮了揮手,讓城頭上計程車兵不要動。將結轄羅放過來。
結轄羅來到城牆下,對著城頭說:“上面宋軍聽好了。請代我轉話給太保,我是贊普派來的使者,要拜見太保。”
王巨對種樸低聲說了幾句,種樸探出頭,對城下結轄羅喊道:“那個蕃子,你聽好了,吐蕃贊普是董氈,他早死了。如今吐蕃沒有那一個人是贊普。至於你們說的那個贊普,我們不知道是誰。”
結轄羅氣苦,不過反正都要投降了,也無所謂了,他便道:“是阿里骨。”
種樸又說道:“原來是這個弒母的逆賊啊。”
“城上的宋將,那是主母之間的爭執,與阿里骨無關。”
“既然你顛倒黑白,也不用參見太保了。”
“那件事早就過去……”結轄羅不知道說什麼了,確實是阿里骨與凌結摩又名錫令結牟)殺害了心牟氏,但事後宋朝同樣也默準了這件事的發生。只是阿里骨忽然違反雙方的和平。與西夏勾結起來對宋朝用兵,這件事上吐蕃是沒有道理的。其實這都不重要,主要是阿里骨馬上就要迎來滅亡的命運。
王巨在後面聽得清楚。他心中有數了,低聲說:“種將軍,大約阿里骨後方出現重大變故,於是派使求和。”
這個比較容易推理的,昨天不知是郭景修還是王光祖派出的人,於平西堡南方報捷,但王文鬱的大軍奪下貓牛城早就發生了,也許發生了三四天,也許發生了五六天。那麼現在王文鬱的軍隊可能已經到達宗哥城或者青唐城下。
並且斥候用望遠鏡在城樓上也看到了阿里骨撥出數千兵馬,返回後方。
現在阿里骨局面十分尷尬。攻是攻不下來,退是來不及。也不敢退,因此派使求和,不然這個蕃將語氣不會那麼軟。
王巨又說道:“開啟城門,放他進來吧。”
城門開啟,讓結轄羅進來,反正城牆被轟倒了多處,城中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
王巨走下城頭,因為他身著鎧甲,結轄羅也不知道他就是王巨,站在哪裡,王巨問:“阿里骨讓你來見某何事?”
“拜見太保。”
“不用什麼拜了,某承受不起,你直接說正事吧。”
“太保,我家贊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