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就漸漸冷了下來。
姚雄軍隊返回,這一行比較順利,西進行草頭韃靼便停了下來,因為供給跟不上了位於疏勒河的上游,雖名為草頭韃靼,實際其地乏草缺粟),而且再往前就是黃頭回鶻的地盤黃頭回鶻在草頭韃靼的西邊,有人將草頭韃靼當成了黃頭回鶻,這是不對的,我還看到一篇文章,因為高昌回鶻,也就是西州回鶻喜著黃色,說黃頭回鶻就是西州回鶻,這也是不對的,高昌回鶻還在黃頭回鶻西北,因為其國王喜自稱為師子王,所以遼國又稱他們為師子國),相比於草頭韃靼諸部,青海湖南側與西側還有一些河流,水土情況也要好一點,因此阿柴諸部人煙略比草頭韃靼也要稠密一點。
但與草頭韃靼一樣,因為水土惡化,各部不能聯絡在一起,也就無法形成一個強大的勢力,而且這些部族同樣以遊牧為主,逐水草而居,不過因為受地形影響,活動範圍並不大。
故王巨讓姚雄將這些部族一一找出來,然後命他們各自派使者來湟州城,拜見種誼,不是王巨,王巨人在蘭州,而且湟州幾州軍事務也交給了種誼處理。
另外就是下達他們一個命令,未來是羈縻管理,不過每名丁壯必須每年種十棵以上的樹木,對這個現在的吐蕃人並不排斥,甚至許多吐蕃人“環保意識”很先進,踏白城之戰,河州有些部族主動配合鬼章,也正是宋朝得到河州後,大肆砍伐樹木引進的排斥。
而且也不是白種樹木的,更不是讓他們白來拜見的,來到湟州城後,將他們各部情況說明,包括帳數多少,活動範圍,風俗人情等等,然後再根據他們的情況,發放一些鐮刀、鋤頭、鐵耙、鐵鍋等鐵器,甚至未來會派一些老農帶過去種籽與草籽,教導他們耕種,或是儘量的定牧。
會花一點錢帛,但不會太多,這樣卻能多少保護一下惡化的大非川水土,而且定下來未來朝廷就能漸漸管理。
雖然大規模定耕定牧同樣會破壞水土,不過總比大規模遊牧強一點。只能如此了,想要象彼岸那樣,不但定耕定牧,而且嚴格地限制單位面積的牲畜數量,那在整個宋朝都是無法實現的事。
不過還有兩個部族桀驁不馴,也迅速被姚雄鎮壓。
不久,林廣也帶著大軍返回。
這段時間,他帶著軍隊與戰俘,又用錢帛商貨,發動當地百姓,興修了幾個堡砦,順便還拓寬了沿途道路,這樣等於青海湖東北這塊,也納入鄯州直接控制版圖。
鄯州就是青唐城,唐朝的鄯縣,原來的鄯州則是在湟州城的北岸,史上童貫拿下青唐城後,改為西寧軍,不過就是一個名字,也無所謂,之所以沿用唐朝舊名,其實是喻意著宋朝未來會強大。
只是這一地區雖然有湟水與浩璺水,但位於上游,河水細小,又無什麼支流,人煙同樣稀疏,當然,王巨讓林廣花費許多錢帛與人力去修堡砦與拓寬道路,是看重了它的商業價值與軍事價值。
並且雖然人煙稀疏,但未來反而會減少衝突。
隨著王巨又接見了涼州與甘州各部派來的使者,甚至還有肅州那邊的使者,因為戰俘不僅是平西堡前的戰俘與王文鬱在涼州抓捕的戰俘,以前西夏數次慘敗中,同樣有許多來自河西走廊各部的戰士被宋軍抓捕,淪為戰俘了。
這些部族都不在一起,而且也不是所有部族首領都被王巨釋放出來,有許多人戰死了,並且各部離蘭州距離又不一樣,因此斷斷續續而來。
王巨不可能每天都接見他們了,每隔十幾天,才讓這些首領聚一聚,然後只說幾句話,為虎作倀,當罰!
也不要以為罰是害了你們子弟,相反這是變相的保護,現在將這些戰士釋放,難道以後就不打了嗎?打就會死人,死我們大宋的戰士,也會死你們的子民。
放肯定要放的,等事了後,會根據你們的表現釋放。
何謂事了,王巨沒有明說,但都懂的,也就是宋軍到來了,你們乖乖配合,不得反抗,否則屬於你們族中的戰俘永遠勞改吧,說不定還能賣給各個坑礦做礦奴,換幾個錢。
王巨還是這幾句話,說完了,就派人將這些頭領帶下。
然而京城那邊也犯傻了,西夏使者帶著這份國書,匆匆來到京城,這一回兩個夏使表現很低調很老實,一點也不象以前那樣囂張,然後獻上國書。
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這道國書分明是給宋朝出難題啊。
蔡卞不解地說了一句:“太保怎麼同意夏使帶著這份國書來京城的?”(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