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小胡兒,豈能言戰?”耶律寬譏諷道。
看來遼國確實是很關注去年宋朝的戰事,連王巨嘲笑阿里骨這個小胡兒也打聽到了。
阿里骨憋紅著臉站在哪裡不知說什麼是好。
王巨說道:“戎國公,你退下吧。”
“喏。”阿里骨退下。
王巨又看著兩名遼國使者道:“耶律使者,我還是那一句,宋遼兩國實力相當,一旦開戰,可能會僵持幾十年上百年難分勝負,如果真到了這地步,兩國百姓都嚴重受戰爭牽連,生靈塗炭。因此無論是陛下,或者某,或者在座的諸公諸位大臣,皆不願意與貴國再度交惡。”
“不過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同理,一個國家的忍耐同樣是有限的,自從宋遼和盟以來,雖說邊境勉強和平,然貴國生生將三十萬歲幣改成五十萬歲納,又於河東勒索了七百里疆域,就這樣,我們大宋還忍耐了。但問貴國有什麼權利,對我們大宋指手畫腳!”
“西夏屢屢入侵我大宋,難道我朝不能略做反擊嗎!”
“或者你們以為你們遼國強大,我不知道高麗使者過來所說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一個零散的女真各部叛亂,都能讓你們遼國損失幾萬兵馬,至今還未平定,以這樣的戰鬥力,某不妨再領兵兩三年時光,與貴國決戰於燕雲城下,直至將秦漢古長城一一修葺,才退出政壇!”
如果以東漢長城計算,則是涼州北部那段古長城開始,一直延伸到銀州,接著便是漸入遼國境內,燕雲十六州全部是在關內。
如果以秦朝長城計算,那則向北推到陰山,然後繼續向東推到白達裡部,遼國的中京,遼東瀋州、東京等地區,則全部囊括進去了。
如果以西漢長城計算,則向西推到玉門關。
然而不是東漢實力削弱,到了東漢之時,已經茫茫然無對手,沒有長城防禦的必要,故此許多長城因為年久失修,陸續倒塌了。
但不管按照那一個長城,燕雲十六州是肯定在長城關內的。
並且宋朝人煙稠密無比,這意味著宋朝有了修長城的足夠勞力。
而且經過王巨幾年調整,國家也有了充足的財力。就象西北連續打了好幾年,但宋朝內陸百姓並沒有感到一點戰爭所帶來的影響,整個國家經濟仍在高速地發展著。
只要朝廷不急於求成,分成十年八年時間,以宋朝的財力與勞力,足夠輕鬆地將這個古長城全部修葺起來。
如果有了長城,再加上堡砦配合,一旦遼國失去了,也就永遠奪不回燕雲十六州。
耶律寬色變。
王巨說道:“我們大宋為了和平,一再忍讓,你們遼國卻一再相逼,某不妨藉助高麗之道,派人潛入遼東,打探遼東戰役虛實。如果高麗所言是對的,某很想做一件事,看看這個寰宇,究竟是誰家天下!”
“太保……”
“太保……”
前面是範純仁撥出來的,後面是耶律寬撥出的。
王巨這是等於公然吼出要開戰了,範純仁想勸王巨不要衝動。
但耶律寬心思則更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