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843章 朔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43章 朔正 (1 / 4)

就在大夥心驚肉跳中,王巨忽然開口。

“自古以來,治理百姓的手段無非有兩種,一是愚民,典型的就是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告訴百姓,有人生下來,那怕是呆子,也是高人一等的,有人生下來,那怕是才高八斗,只要出身不好,也是低人一等的。這樣,將各階層百姓放在一個不動的位置上,再用一些手段,讓百姓變得愚昧,心甘情願的過著貧苦的生活,國家也就穩定了。哦,對了,除了我們中國以前的一些落後朝代外,還有南方蠻人小國家的婆羅門教,也是用這種手段維持著各個國家的穩定。”

實際宋朝有時候依然執行著一些愚民政策,不過大多數人已經否定了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

齊人嘛。

“還有一種,那就是重視民生,使百姓衣食無憂,總結而言,就是以人為本,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過執行最好的還是我朝,因此雖有一些賊匪暴亂,始終不能動搖國本。”

“這一條是得到所有士大夫認可的,不過問題是這個人,這個民,是什麼樣的民與人!或者說,貧困的百姓是不是人,或民。陛下,諸公,在這個問題上,我與許多士大夫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對於這些貧困百姓,我一直稱呼平民,平等的平,或者貧民,貧困的貧。但許多人的稱喟則是小民,豎民。”

“我不說這種稱喟對不對,但我想說的一件事則是,之所以有這些稱喟,是因為這些人因為貧困,沒有機會讀書,接受教育,不識字,不知詩書經義,但這些人是否真的愚昧無知?首先我說的是道德觀,即便最貧困地區的‘小民豎民’,實際他們同樣有著道德觀,憎惡坑蒙拐騙,欺詐勒索,巧取豪奪,同樣有著樸素的道德觀、是非觀、人情世務。”

“再說忠君愛國,朝廷對士大夫的要求僅是公心多一點,私心少一點,將朝廷的利益放在個人家族的利益之上。但在西北,正是一群不識字、不知詩書經義,由小民豎民組成的軍隊,用他們的生命保衛著大宋的安危!世上最珍貴的是什麼?不是榮華富貴,而是生命,連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榮華富貴!”

“可是朝廷給了這些小民豎民什麼?又給了士大夫什麼!”

其實那一個國家都不會真正做到團結一致,不要提中國人喜歡內鬥,看到美帝兩黨之爭吧。為什麼有這個一土蓋天,同樣是內鬥之故。

不過現在是宋朝能否中興的最最關健時刻,能不能搞出這個一土蓋天?

也就是這些拿著前所未有薪酬的高官士大夫與權貴們,還不如一群連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百姓與大兵哥!

“祖宗承認精英治國的理念,我也承認精英治國的理念,但無論祖宗,或者是陛下,或者是我,在認可精英治國的同時,還是希望大家公心多一點,以國為重,儘量給普通貧困百姓更多的生機,所以說齊人,這樣國家才能長久,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享受一個穩定富裕強大王朝的榮光。”

“然而自仁宗末年,已經變了味道……”

“世間有一個最最高貴的職業,他們叫擺渡人,孟子用他的養浩然之氣為世人擺渡,齊太史三兄弟用他們的史筆為世人擺渡,蘇武用他的符節為世人擺渡,張巡用他的牙齒為世人擺渡,顏真卿用他的舌頭為世人擺渡,諸葛亮用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為世人擺渡,範文正用他的先天之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世人擺渡,恩師用他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世人擺渡。”

“這種氣節才是中國的脊樑,何謂脊樑,一是這種浩然的正氣,二是凡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精神,正是這種自尊自強的精神,才使得漢人在遊牧民族一次次入侵之後,依然還能站起來的原因。然而我發現,自仁宗後,這種氣節,這種精神,在我朝已經開始全部丟棄了。”

“當然,想做這種擺渡人真的很難很難,諸公,你們都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我也沒有。不過雖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我們可以做一堆牛糞。”

“啊,”大夥一起傻掉了。

“我是一個山溝裡出來的野孩子,與諸公相比,確實缺少了一份溫潤。”

君子溫潤,溫潤如玉。

不過溫潤過頭了,那則是另一個詞,陰柔!

但王巨不想多說了,繼續道:“因此我有時候脾氣很不好,倔強。所以那種擺渡人,我是做不來的,但不介意做一堆牛糞,一堆讓大宋這株花卉開出豔麗花朵的牛糞!”

原來如此……幾個大佬不知說啥好了。

“對於世人的評價,我也不會太在意,但不管怎樣,在這時候,望諸公支援我,陛下能否成為超越漢宣帝的中興明君,大宋能否中興,就在這下面一年來時間了。”

王巨說完,站起來鞠了一躬。

這個一土蓋天傳出來,有兩種做措施,一種就是魚死網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