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862章 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2章 崩 (5 / 5)

新交迅速散發出去,但又迅速流回各行務了。

因為估計不足,各個行務庫存的金銀不一樣,有的行務金銀就迅速兌換一空。

這時孫覺又出了一個昏招,下令各行務限兌,限制每人的兌現額,又限制各行務每天的兌現總量。這個失誤太大了,越限越緊張,就連各個士大夫,他們拿到新交後,也讓家人拿去兌成金銀回來。

然而這不是最可怕的,即便全部兌現走了,不過一億貫,銀行司儲備的金銀價值可不止一億貫。但因為恐慌之下,以及朝政變化之大,連帶著許多百姓拿出舊交,換成金銀回來。

其實這個問題王巨也在銀行司反覆講解過,不要以為現在絹交堅挺,但在百姓心中,他們最相信的仍然是金屬貨幣,金銀與銅幣。想要百姓完全相信絹交,最少得讓它穩定五十年時間,平安渡過五十年時間後,朝廷陸續將銅幣收回,沒有銅幣了,絹交成了百姓唯一的選擇,並且不胡濫發行,那麼絹交就可以完全取代銅幣了。

到了這一步,只需足夠的金銀儲備做本金,就可以發行足夠的絹交,那麼也能滿足市場貨幣流通的需要,同樣能進一步刺激宋朝經濟的發展。

必須有這個過程。

就象英磅,先是紙幣,發行了一百多年,百姓仍不認可,然後用黃金做為本金來發行英磅,每一英磅必須含有七克多黃金,這才得到百姓的認可並且流通,後來英國稱霸全球,用紙幣代替則沒有任何問題了,這個過程持續了數百年,即便這樣,國家還儲備了大量黃金做為本金,來穩定它的價值。

因此不出問題便罷,一出問題無論絹交多麼精美,也會引起騷蕩。

最悲催的是雖然王巨講過,但孫覺將張商英逼離銀行司後,對銀行司各個主要負責人,也進行了大清洗,於是沒有人將王巨這番話告訴孫覺。不過就是說了,以孫覺對王巨的反感,也聽不進去。

各個行務儲備了大量金銀,但很快一個個行務金銀告竭。

文彥博是在養老,其實這麼快就將王巨的法令一一推翻,正是文彥博站在背後搗的鬼。不過出了問題,文彥博就當看不到了。

呂大防無奈之下,只好出面責問孫覺。

但孫覺正在抓捕一個人,呂大防一打聽,原來這一切是一個門客出的餿主意。這個魯姓門客原來是銀行司的一名胥吏,聽說頗有些能力,但因為脾氣不好,又懶散,被張商英強行辭退。

趙頊一死,舊黨迴歸,這個人便投靠了孫覺,然後胡亂的出主意,孫覺本身對銀行司流程與原理不大懂,但經過打聽,這個魯姓門客原先是銀行司裡一名得力干將,又與張商英結下仇怨,因此也就完全相信了他的話。

現在出現大問題了,魯姓門客一看不妙,連忙溜走,孫覺氣憤之下,讓開封府到處搜捕此人。

呂大防聽聞事情經過,臉都氣白了,銀行司數億貫財產,你個孫覺,居然當成兒戲一般,聽信一名胥吏胡亂來?

他將孫覺喊過來,大發雷霆。

但發火是不管用的,各行務先是所有金銀告空,接著銅幣也被兌換一空……沒得換了,絹交迅速貶值,舊絹因為信用好,還好一點,各種絹交一貫大約能相當於九百銅錢。至於這個棉交,一貫只相當於三四百文錢。

然後各個商賈反應過來了,到行務託關係貸舊交,然後蒐集棉交償還,以謀取其中的差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有棉交到了行務,沒得換了,但各個商賈又看到了機會,因為舊絹還在貶值,於是大肆貸款,購買商貨囤積,這導致了舊交也開始以飛快的速度貶值,同時物價迅速上漲。

章惇終於看不下去,站出來責問:“沈括遠斥遵義軍,僅帶幾名隨從,如何能改土歸流?為何他人未至遵義軍,當地便紛紛傳揚他來遵義軍改土歸流?”

自宋朝開國以來,夔峽地區蠻人殺死了數名宋朝官員,不過沈括終是朝廷曾經的高官,並且因為機車之故,被趙頊賜於許國公,一名國公被殺,夔峽路的相關官員聽到後,面如土色,立即用快馬將經過稟報給了朝廷。

以遵義軍的形勢,沈括去了遵義軍,分明只有乖乖地做孫子的份,但好生生地為什麼有了改土歸流的傳言?

不過章惇與沈括關係不怎麼樣,只是順帶著說一說,接下來才是他要說的:“王子安滅交趾,克大理,安吐蕃,定西夏,降占城,迫使契丹讓步,如此大功,僅是因為花費幾億貫錢帛,被諸臣反覆攻擊。現在幾億貫金銀瞬間化為烏有,物價上漲,民不聊生,百姓鼎沸,為何孫覺安然無事?”

“文彥博自熙寧後就變得奸邪陰險,多次陷害忠良,阻撓先帝富強之路。太皇太后,為何要重新啟新這個奸臣!劉摯、王巖叟、梁燾這些流放罪臣,為何先帝駕崩沒有多久,便一一重新進入朝堂!”

“太皇太后,先帝可是你親生之子,這大好江山,可是趙家江山,你子孫的江山,為什麼你任命這些奸臣,使大宋江山迅速走向衰敗之路!”(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