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 (1 / 5)

開封府立即派人將華溱拖到開封府審問,華溱罵個不休,但華溱與張薦不同,他可是三甲進士出身,真正計程車大夫,開封府拿他沒辦法,於是貶斥南方。

然而不久傳來一條訊息,華溱不是貶到南方為官,而是安置,因此會有衙役隨行,但幾名衙役可能受到某些人的指示,漸至南方,人煙稀少,幾名衙役在半路上開始折磨華溱,還沒有到目的地,華溱便在這幾名衙役拷打折磨下死掉了。

又是一條人命!

蔡確聽到後,嘆息良久:“說好的溫和仁宗風氣呢?”

但還沒有完,華溱死了不到三個月,又傳來一條訊息,河東大將薛義因為不適應南方天氣,也病死了。他是武將,沒有幾個士大夫在乎,可不久又死了一個人,熊本。

沈括能說他是永樂城慘敗的罪臣之一。

華溱能說他是小官。

薛義能說他是武將。

然而熊本不同,他是平定瀘州蠻的第一功臣,是平定大理的二號主將,是朔正大會戰的第三號主將。但熊本不僅是武功,在內治上也頗有建樹,不僅擔任過知州,提舉使,還是前工部的第一把手,如果他不是士大夫,那麼范仲淹與韓琦同樣也不能算是士大夫,不但是士大夫,還是宋朝最頂級計程車大夫。

訊息傳到朝堂,整個朝堂肅然。

王巨為相時的做法,透過讓利妥協的做法,拉攏大多數人,但這種求安同樣有弊病,因為人心不足,因此將極少數官員貶放於海外,以此來震懾,也就是他時常所說的恩威並用,以恩為主,以威為輔。

這有效地保證了他改革的成功。

然而他再三說了一句,那就是不要出人命。

包括小程,王巨是不想他回來的,不過以防萬一,他一去彼岸,便將小程調到了彼岸的彼岸。因此朝廷詔書下了,王巨也同意了,但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將小程送回來了。

那時候趙煦已經長大成人,小程無足為害,況且洛蜀兩黨之爭,洛黨幾個大臣也貶放下去了,現在幾乎都無人關注小程能否回來了。不過就是這樣,王巨一直將小程安排在不冷不熱的地方,當然,原先那個麗市的什麼紫外線很強,不過對黃色人種傷害不大,頂多面板會變得略紅罷了,這一切,還是為了五個字:不能出人命!

一旦死人了,而且死的是熊本這樣的大臣,這意味著未來,同時文彥博也可以死,劉摯同樣可以死!

呂大防不由地蹙眉頭,不過大多數人雖然感覺很不好,但還沒有太在意,因為小皇帝做得太好了,太迷惑人了。

不過問題是下面鬧翻了天。

如果按照司馬光的理論,這個蛋糕是不變的,那麼分成了四塊,國家的,大地主大豪強權貴士大夫的,中小地主的,平民百姓的。

最後這個群體就不要走上舞臺了,能不讓你們餓死凍死,你們就得要感謝國家了,還談什麼權利!

文彥博與司馬光維持的是第二個群體,國家利益都放在這個後面。

王安石呢,他維護的不是中小地主商人,而是國家。

王巨齊人吼得響,實際維護的是所有的群體,甚至嚴格地說是前面三個群體,最後一個群體,王巨所做的不過是儘量給他們更多的生路,談不上真正的維護,儘管這個蛋糕確實在他手中做大了。

若是按照司馬光理論,這塊群體利益增加了,那麼另一個群體利益必然減少。

永和初,確實隨著其他幾個群體利益減少,第二群體利益在增加中。

然而問題是蛋糕迅速縮水了,原來蛋糕是五百克,第二個群體還能吃上兩百克,但現在蛋糕縮小到一百克,第二個群體那怕佔有了百分之七十的利益,也只有七十克。

而且國家財政越來越不健康,為了彌補國家的支出,朝廷只好將眼光再次放在兩稅上。兩稅從原來的三千幾百萬,又迅速上升到了五千多萬。其實也不多,畢竟宋朝農田增加了許多,疆域也在擴大,相比於原來的兩稅,現在兩稅依然算是輕的了。

然而一執行卻不是朝堂士大夫所想的那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