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也在心中合計著。
這個遷徙在孫沔手中完全是折騰的,說白了,孫沔害怕在李諒祚軟硬兼併下,導致邊境大量蕃人叛逃,自己又打敗了西夏人,孫沔更害怕李諒祚率更多的軍隊前來報復,於是才想出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但到了蔡挺手中那就會截然不同。
只要將諸寨子一起遷徙到後方,沒有了威脅,也贏得了時間,在西夏進攻之時,就可以做到真正的堅壁清野,也能夠將蕃人從容組織起來。
環慶路不僅是蕃騎,還有三萬一千多名強人,三千多名壯馬。
這些強人與壯馬雖然集訓時間不長,但紀律未必比西夏人更差,並且在宋朝這邊不用承擔賦稅,生活條件好,因此身體素質普遍比西夏人強壯,某些方面不亞於西夏最強的橫山羌。
一旦將他們組織起來,那怕及時組織了一半人,也是一支強大的軍隊,甚至能從容幹掉相同數量的禁兵。
因此王巨無論有多少官員在看他,他一直不吱聲,只是在心中合計著華池縣前線有多少寨子,有多少百姓,往哪兒安置。
這個安置弄不好就是一個大大的麻煩。
孫沔一揮手道:“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這樣吧。”
幾個將領倒無所謂,大不了到時候派出士兵配合一下。可十幾名官員臉都腫了。孫沔就當未看到,看著王巨問:“王知縣,老夫聽聞你與姚兕打算將荔原堡的保捷軍也改成騎兵?”
“是有此事,華池縣兵力不多,若是用來守城,無所謂步騎之區別,但西夏年年來抄掠,必須到野外與他們作戰,步兵速度慢,戰鬥力又差。這次若不是提前又建了一營蕃騎,下官也不敢冒味地將軍隊領出來與西夏人作戰。”
“華池縣有三營騎兵了?”
“恩。”王巨道,實際不是三營,而是四營,這一戰打完了,無疑在蕃人當中樹起了威信,因此有更多的蕃人來投軍。當然,不是有人來投就收下來,必須挑選過後才能收下,一要武藝出箭術出眾,二要騎術精湛。所以將餘下的馬上交後,王巨繼續用私商換馬。不過這次換的數量不多了,即便擴軍,也不會超過一千人,所需戰馬不會超過五百匹。
這個數量不多,也等於壓在王巨身上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沒有了馬,那來的騎兵?
那麼幾個月後,華池縣境內將會出現四營數量的騎兵,而且是真正的騎兵營,人人有馬,有武器,甚至還會裝備鎧甲,備有部分馱馬。
孫沔默想了一會又說:“能否抽調一營去大順城?”
王巨一聽就火了。
孫沔的奏子他未看到,但朝廷授了他節度使,這個奏子怎麼寫的,想也想到了。
對這個王巨不是很在意。
在王巨心中,這次功勞未必有多大,幾千人,頂多讓西夏人痛一下,還不及高繼宣三松嶺之功呢,更不要提兩次兔毛川大捷了。那是多少敵軍?並且幾乎九成以上是騎兵,以及大量兇悍的鐵鷂子。
這個功勞經孫沔與韓琦、歐陽修聯手推動,才能變成大功。
沒有大佬推著,即便立下張亢那樣的大功勞,誰又能在意?這個就象狄青崑崙關戰役一樣,不僅是狄青,還與龐籍、餘靖、孫沔沾上了關係,大家在推,於是名垂史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