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拉訓,其實就是集合起來急行軍,其他的幾乎都沒有練。
兩千多強人迅速來到鳳川鎮,又迅速來到子午山下,則磨寨!
“不好,那個小知縣帶著幾千強人快要來到寨子前了。”一個蕃人向則磨雄稟報道。
“啊,”則磨雄一聽就知道大事不好了,立即說道:“收拾財貨,立即逃向子午山。”
整個寨子亂成一團。
王巨不急不慢地帶著幾千兵馬向則磨寨推進,這是一個小寨子,但位於後方,所以比較安全,整個寨子連一個象樣的寨牆都沒有築。缺少的那一隊就是則磨寨的強人隊伍,一共十五人,包括則磨雄在內,一個人都沒有來。
不過寨子很富,因為在後方,寨子蕃漢雜居,有三十幾戶蕃子,還有二十幾戶漢人,在漢人教導下,於邊上一條小河畔,載了許多茶樹,茶葉的精華便是茶尖,因此寨子改姓為則磨。
另外他們“靠山吃山”,也得到了大量來歷不明的財富。所以寨牆簡陋,整個寨子的房屋卻建得不錯。
離得越來越近,王巨開始能看到寨子裡面百姓的慌亂,王巨只是冷哼一聲。
則磨雄繼續帶著寨民收拾財物,然後站在寨前,看著大軍越來越近,說道:“準備撤,不對,立即撤。”
他話音剛落,又有一個寨民過來稟報:“不好,後山的路上又有一支宋軍,將我們堵住了。”
則磨雄呆住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這是那小知縣對自己揮屠刀了,他呆了很久,不得不做出一個決定,讓寨中百姓停止收拾。他自己出了寨,主動迎了過去。
“明公,小的拜見明公,拜見小王老子。”打老遠,則磨雄一臉諂媚地大聲喊道。
你是小王老子,得要善待手下百姓。
王巨手一揮。繼續讓大軍向則磨寨逼近,同時平靜地說道:“本官召集強人壯馬練軍,為何你不來,你手下也沒有一個人來?”
“小的準備去的,可是離華池鎮太遠。手下不樂意,再加上以前也沒有過……難道小的做錯了嗎?”
“你回去將那十幾名強人壯馬一起喊過來,本官問話。”
“喏,”則磨雄抹了一把汗,往回跑,僅是問集訓的事,那就好辦。他一路小跑著,搶在官兵抵達之前。跑回寨中,將十幾名強人壯馬集結,再三囑咐。重新帶著十幾人出了寨子。
王巨讓三軍停下。
然後看著大家,說道:“諸位也知道漢唐軍隊十分強大,但你們知道漢唐如何治軍的嗎?李績出軍,要帶上女婿杜懷恭,杜懷恭說我沒錢,沒錢置行囊。沒錢準備口糧。”
“為什麼要準備行囊口糧,”一個蕃人不解地問。
“唐朝是府兵制。官兵自己準備行囊口糧與戰馬。”
“怎麼與大宋不同?”
“大宋聖天子仁明,慈愛百姓。慈愛官兵,用了募兵制度,所以官兵不用準備行囊與口糧。”
那個蕃子明白了,但他心中又產生了不解,那為何唐朝大軍屢戰屢勝,宋朝官員卻屢戰屢敗?這個畏於王巨之威,他不敢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