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二三五章 秋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五章 秋碩 (2 / 3)

“蔡公,不行,你還得要寫信向朝廷要,向陛下要,能要多少是多少。再者,朝廷調來的錢帛立即花下去,不用等秋後,秋後那一戰打完了,難道朝廷不向將士發放獎勵撫卹?”

“呵呵,這似乎也是你的行事風格吧。”

“不這樣不行,反正國家那些錢帛也是不明不白地冗掉了,不如多逼朝廷掏出一點,做一些實事。”

“這個老夫再想辦法,另外老夫前來,還有一件事要說一下,作坊在華池縣,可是路程更遠了一點,真正的幹道卻是慶州到寧州到京兆府的幹道。所以老夫打算於馬嶺水畔找一處險峻的河段,再置一作坊。這個要請華池作坊的工匠去指導,不過你放心,老夫也會抽出五十名工匠,二十萬斤熟鐵,兩萬匹絹,一萬貫錢,撥給華池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巨有王巨的小算盤,他肯定得先往華池幾營官兵頭上扒,蔡挺也有蔡挺的小算盤,他得往環慶路將士頭上扒,這是害怕王巨將打造出來的鎧甲武器,一起撥給了華池縣幾營官兵,到時候慶州其他官兵分不到了。

王巨一樂:“蔡公,不用蔡公說,下官也知道輕重,至少大順城與柔遠寨的官兵也要武裝起來。不過蔡公,僅是官匠,人手還是嚴重不足。”

“老夫打算從後方抽來兩營廂兵打下手。”

“另外還防止官吏貪墨。”

“誰敢在這時候伸手,老夫會立即砍掉他的手。”蔡挺兇惡地說。

…………

去年王巨撥款調來三千石小麥做種子,在這時代。數量很大的,足足拉了四百大車子。但實際能播種多少畝地呢?

少得可憐,只有一百來頃。

沒辦法,這是一個薄種廣收的時代,一畝小麥收成能不足兩石。卻需要近三十斤種子。看著那些短小的麥穗,王巨又想著後世的畝產與麥穗的樣子,覺得很悲哀。

所以宋朝出現一個說法,那就是一家人想要在交納稅賦後保持溫飽,最少得擁有三十畝到四十畝的自耕地。就是這樣,若是遇到災害。還不得不逃荒去。

這是王巨想法,但其他人不會那樣想了,不僅是這些冬小麥,在王巨再三勸說下,有百姓也自發購買了種子。播種冬小麥。因此僅是冬小麥這一項,華池縣便增加了近四萬石的產量,若不算馬,只算官兵的口糧消耗,僅是這個增產,足以能滿足了。

但還不能確定,若是按照以前的收成發展,收了冬小麥。秋糧收成就會減少,即便百姓勤勞,豆粟幼苗成長期雜在小麥裡生成。也會影響到產量。

究竟如何,那隻能看高梁一天天地長高。

悶熱的夏天漸漸過去,八月臨近,高梁一天天也快要成熟了。

移載的高梁不多,不足兩百頃,也就是王巨勸說種植冬小麥後的那些耕地。僅佔華池縣耕地的五分之一。

並且百姓同樣也在懷疑,一個簡單的道理。原來一個苗坑裡撒上五六粒種子,能長成四五株高梁。現在變成了一株高梁,這個收成能保障嗎?

好在王巨有了足夠的威信,百姓這才將信將疑地聽從了王巨勸說,一一移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