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 (1 / 3)

京城繼續在折騰,言官們或被外放,或主動要求外放,韓琦正好換上自己人,這時連趙曙的“老師”老實人呂公著也看不下去了,上書說濮安懿王不當稱親,應頒諱於天下,又請追還呂誨。

也不要什麼皇考了,連濮王都不行,繼續做那個濮安懿王吧。

趙曙不聽,呂公著說那你不聽,就將臣也外放出去。

他好歹是趙曙老師,外放出去就有點難聽了,趙曙也不答應。呂公著氣得呆在家中不上班,俺不教你了,沒你這個學生。趙曙無奈,讓太監楊安道親自去他家勸,你一向勁直,不過應當徐徐開曉,不要逼官家太近。呂公著繼續不上班,趙曙又找來他的哥哥呂公弼勸,二哥來勸,呂公著無奈去上班,但還是天天請求外放。

趙曙逼得沒辦法,也不管什麼老師不老師了,將他外放到蔡州。

這下清靜了吧?

錯,沒完。

繼續爭,包括韓韓提撥上來的新的言臣,馬默。

韓琦將馬默提撥為監察御史裡行,但馬默不領情,俺是大宋的言官,就要站在大宋的角度說話,站在言臣的角度說話,繼續上書濮王不宜稱親。

這事休想結束了,弄得韓琦整天感覺到自己屁股直接坐在了火炭上。

就在這時,蔡挺兩封奏呈到了。

第一封奏量就是高梁的事。

還怕朝堂大夥不相信,蔡挺選了一百多個高梁穗子,也一道送到了京城。

想讓中書大佬親自去慶州觀看那是不可能了,不過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證明。一畝能載多少株,再乘以單株穗子的產量,便可以得出畝產。

韓琦忽信忽疑,從古到今,那有三百斤的高梁畝產。怕出錯,還刻意出了城,城外就有莊稼,就有高梁地,有的高梁還沒來得及收割。韓琦拿出慶州送來的穗子,與開封城外的高梁做比較。這好比較麼?然後他又讓小吏丈量了一畝地,便站在哪裡數,這一畝地倒底有多少株高梁。這一數更不對,一個是單株移載,一個是撒種。株數整減少了好幾倍。

書面說的不算,但這個觀察到的卻能做很好的證明。

民以食為天,儘管韓琦對蔡挺很不感冒,不得不上書趙曙。

況且第二封書奏更要上書趙曙。

第二封書奏就是西夏確實出兵了,雖然大軍還沒有到邊境,但大量糧草已在押送橫山,還能不出兵嗎?

蔡挺不僅寫西夏確實會出兵,主要還是要錢帛。

咱手中兵力少啊。就那麼四十幾營官兵,並且拋除留守的兵力,只能調動一半。以一萬人馬對抗十萬兵馬,俺不是戰神哪。就是好水川之戰敗得那麼慘,任福手中的兵力也比俺手中能用的兵力多吧。因此只能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後方得立即支援軍隊,最少支援六七十指揮兵力。

韓琦臉都氣白了,你這老小子幹嘛要提好水川之戰。這不是那壺不開揭那壺嗎?

至於這個選擇更是當放屁,六七十營官兵抵達慶州。後續所帶來的費用會有多少?

但也沒關係,蔡挺還給了第二個選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