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 (1 / 3)

莫要懷疑朱儁的話,以朱儁的學問評價出來,至少七成讓人誠服。

“二郎,你言重了吧。”尤滔懷疑地問。

“一點也不言重,天色快要接近黃昏,你們今天不會走了。”

“我們帶了帳蓬過來。”敢情一個個當作來休假的。

“那你們跟我來,我將他的筆記拿給你們看。”

“好啊。”

幾個人向王巨家走去。

李萬元扭過頭問朱清:“朱管事,朱家如何認識這個少年?”

“機緣,”朱清打了一個哈哈。

其實他也在好奇。

論語那不算,那套五經正義,這個小子才得到一個來月,這一個來月能學到什麼?

幾個進了王巨的家。

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家中更是四壁空空,能看得上眼的便是王巨揩油買來的五經正義,另外就是朱儁帶來的筆墨紙硯,一起放在王嵬替王巨打的那個簡易書櫥裡面。

所以王巨都懶得鎖門。

難道王家寨還能出竊書賊?

朱儁在書櫥裡拿出一疊紙張,從中抽出一張紙。

上面是王巨學習《中庸》的心得。

這時候中庸還沒有單獨抽出來,依然屬於禮記的一部分。

至於經義,有五經,有九經,有十三經的說法,而且時常改動,不過儒家主要的經義就是《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尚書》,變來變去就是這些經義,無外乎主次輕重的變動。至於老子,莊子,管子,國語,荀子,墨子,韓非子這些書在儒家中地位一直不是很高。但現在沒有中庸,沒有大學,全屬於禮記一部分。

紙上便是一些中庸裡王巨自己揣摩出來的註解。

然而開始一行字便吸引了大家。

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於乃心,乃有不吉不迪……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中,中正,正中。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庸,用也。

天地有陰有陽,有剛有柔,有明有暗,中庸,用中也,偏陰用陽,偏暗用明,偏柔用剛,使之剛柔相濟,陰陽協調,不偏不倚,治國化民,方曰中庸之道也。

中庸不是孔夫子寫的,乃是他後人編著,包括中庸後面都寫得雲裡霧裡,因此大多數認為是裝平庸,難得糊塗。後來也有許多儒學大家做了註解,但從就沒有人清楚地指出中庸實際就是一種持中的調節之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