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對不起,晚輩說錯了話。”王巨連連作揖賠禮。
不過怎麼看怎麼的不對勁。
李萬元終於忍不住,跑到一邊大笑去。
“你這個捉狹鬼,”李員外小聲說,然後道:“來了,何必帶那麼多禮物,快進來吧。”
呂氏一肚子氣發作不得,也隨著氣呼呼地進去。
秦氏也迎了出來。
當初對這門親事她有些猶豫的,不過知道得多,也就不反對了,隨著王巨拜入張載門下,手中又有了經濟,這讓她感到驚喜連連。
因此客氣地讓下人準備茶水果子。
呂氏還在邊上坐著。
王巨又說道:“舅母,真的不要生氣啊。”
李萬元又差一點想大笑。
“小子你!”
“舅母,實際這次來呢,我還是為解決玉鹽的事而來的。”
馬上呂氏就不氣了,緊張地看著王巨。
“鹽啊……”李員外揉腦袋。
“外父,官做得越煩就越多,若無能力擔任宰相那就會是受罪。行商也是如此,規模越大,事兒就越多。”
質樸的道理,多大飯量吃多少飯,多少力氣挑多大的擔,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
這個能力不僅是行商的智慧,還要有後臺。
試問延州這群商賈出了延州地界,能有多少後臺。
沒有後臺,所以朱歡與趙李這些商戶便感到越來越吃力。
“王巨,你說得中的也。”
“也有辦法解決,外父,你將趙員外與朱員外喊來商議。”
李員外吩咐下人去請朱歡與趙員外,然後問:“你在那邊還好吧。”
“恩。”王巨點頭。雲巖縣城雖小,王巨反而歡喜。讀現在的經書對國家有多大幫助作用,王巨還真想不出來,可想富貴啊,不讀不行。這就必須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還有什麼地方比眼下的更好嗎?
“將來有什麼打算?”
“再學習一段時間吧,有張公授業,機會難得。”王巨答道。
這是真心話。
開始進雲巖縣的縣學,對王巨有很大幫助作用的,不過一年後,王巨便感到幫助作用不大了。不是他馬上就超過了縣學的那個老儒,而是授課速度太慢。雲巖縣縣學如此,那麼他無論回延州州學,或者去渭州州學,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這幾個地區都是宋朝文化落後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