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〇章 明妃曲 (1 / 3)

但肉麻無所謂了,這是忠心哪,因此在未來的某一天裡趙頊看到後十分喜歡,刻意誇獎了司馬光一通。

從這首詩能看出,他性格的保守,維護舊有權貴的利益。

再看歐陽修的,萬里安能制夷狄,直指漢王室無能。從朋黨論能看出歐陽修喜歡抱團作戰,從這首詩也能看出歐陽修中心思想,皇帝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同樣會犯錯,必須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減少犯錯!

其實昭君出塞有著積極意義,而且那時匈奴已不足為患了,遠不象唐朝那種悲催的嫁公主。

因此王安石這兩首詩格調更高。

王昭君出塞很痛苦,後面是漢元帝不能識人,這時殺了毛延壽管屁用啊。王昭君來到塞外,很痛苦,但怕家人擔心,還要說我在這裡過得很好。

多象後世的打工者,有錢無錢,回家過年,沒錢了,回家過個屁年啊。但在外面過得再苦,對家裡人還得要報平安。

問題不在這裡,而在後面,但嫁到胡地又如何,即便呆在深宮,象阿嬌那樣,與呆在胡地又有二樣嗎?

但還不在這裡,而在第二首的後面,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漢朝待我恩淺,可胡人待我很尊敬,又何必自嘆呢?

辨了過來。

因此與司馬光同編《資治通鑑》的範祖禹之孫範衝,有一天一臉緊張的跑去對高宗趙構說:“我可算看透王安石這個人了,但我一般不敢對人講。”

高宗也蠢,就問:“什麼鳥事,說來聽聽。”

範衝說:“以前詩人寫《明妃曲》,都以胡虜為無窮之恨,讀之者至於悲怨感傷。王安石為《明妃曲》,卻壞天下人心術。”接著就上綱上線,抬出孟子來壓王安石,說“無父無君,是也。以胡虜有恩而逆忘君父,非而何?”

實際真無所謂,但也能從這首詩看出王安石的性格,藐視一切,不僅是皇權,還有種族,無法無天!

然而王巨隨即樂了起來,心裡說:以後看能不能與這個怮相公聊一聊,取締宋朝悲催的排斥異族婚現象。

“奴家唱得可中聽嗎?”

“很好聽。”

“奴家能否於院中與大郎說幾句。”

“行啊。”

兩人來到院中。

“奴家乃是清倌人。”

僅是一句,王巨就隱隱會意了。

其實對外貌王巨真心不挑剔。

李妃兒青春亮麗,活潑可愛,趙念奴雍榮華貴,性格溫柔。

這個瓊兒性格冷豔,歌唱得也好聽。

相貌上這三個女子,都能讓王巨滿意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