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 第一三一章 簡單的妙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一章 簡單的妙策 (1 / 3)

“皇后,有人說澶淵之戰,朝廷花費了七千萬,用了幾十萬的歲幣就換來了和平,因此和為上,戰則不可。但誰能計算,河北河東駐紮著的龐大軍隊一年又花了多少錢帛?”

這是一個偽命題,一個澶淵之盟,可能當時是換來了和平,但最終換來的是遼國與北宋的滅亡。

不過在當時確實也不大好說,主要王超將那十幾萬禁兵扣在定州,即便寇準想打,也不敢打了,所以和平乃是當時宋朝最穩的選擇。

但絕對不能按照歐陽修所說的那樣打。

那麼準得大敗。

於是王巨又說道:“歐陽公之意,五路王軍齊伐。臣首先說如何配合。唐滅吐谷渾是分兵的,可相隔不過幾百里,並且是諸多名將指揮,兵強馬壯。我朝伐蜀,水陸並舉,然而曹彬將軍由水路伐蜀,只是策應,非是主力之戰。後來收南漢,平南唐,都沒有分兵,而是拿下金陵廣州後,這才分兵剿滅不服的將士。再到太宗二次北伐,正是因為分兵,北伐大敗。”

“我朝多是步卒,行動緩慢,深入敵境,僅是糧道便成為了難題。況且歐陽修說培養了一些將士,那麼能戰的將領是誰?士又是誰?反正臣在邊境未看到那一個將士能派上用場,相反的聞聽西夏小股兵士到來,便兩腿憟憟,如何指望他們能建功立業。”

“即便如臣所說的淺攻,都不能忽忙發起。一是誰能擔任主帥,這個主帥必須要讓五路大臣信任聽從,有很高的威望,二是這個主帥必須有相當的軍事能力,至少在曹彬將軍之上,更在韓公、歐陽公之上。”

韓琦都不行,更不要說孫沔了。

狄青也不行,是武將啊,程勘王素他們能聽狄青話嗎?

沒人選!

想有人選,還是那句話,徹底改掉這個瘸腿的制度。

“其次敵人乃是騎兵,速度快,李諒祚性格乖張,一旦我朝發起淺攻,他必然百倍報復,戰爭又會再度興起,臣不知朝廷有沒有可用的將領,但朝廷必須得準備許多錢糧武器,臣不知朝廷國庫盈餘之少?”

盈餘個頭啊,不是盈餘,是虧空多少。

沒有財政支援,如何發起戰爭?

其實王巨想說的有很多,然而剛才高滔滔一句話,讓他打了退堂鼓。得,這也是一個綏靖派分子,俺還是少說為妙。

“那就看著西夏剽掠?”簾後忽然傳出一個男子聲音。

有男子,那個太監,聲音是尖的,可這個聲音很粗,不是太監。

王巨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趙頊哭笑不得,道:“王巨,是父皇。”

“臣參見陛下。”

“朕問你話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