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妹,真是太謝謝你了,讓你跑這麼遠的路。”
從北潭回西溪的一路上,曲家大姑娘曲寶珍不住的向夏百合道謝,能不好好謝嗎?人家走這麼遠的路來給她婆婆治病的。
“曲大姐姐再和我說客氣話,可是見外了的。”夏百合笑道。
來江北和夏家人團聚到今天,已經有二十一天了,夏百合和西溪各家差不多都認識了,比如她身邊的這位她大姐應若薇的閨中好友曲家大姑娘曲寶珍。
夏百合不但知道了曲家姑娘的閨名,還知道了曲寶珍的公公婆婆住在北潭,她公公姓溫,是原朝堂上的文華閣大學士,溫學士生了三兒一女,曲寶珍是最小的兒媳婦,除了曲寶珍一家,溫家其他人都住在北潭的。
這是因為曲寶珍的父親,原翰林學士曲承他只生了兩個女兒,沒兒子繼承曲家的香火,於是他的同鄉加同一座師的溫學士,便讓自己小兒子入贅給曲家,為曲承夫妻養老。
曲承當然很感激,他本來是書呆子的那種人,朝堂派*系向來與他無關的,這回之所以在上書懇請皇帝撤消廢太子的奏摺上簽名,完全是為了親家。
於是曲家和溫家一起流放到江北,還被縣衙故意分在兩個村子居住,不過這兩家心態都還好,沒有彼此埋怨,倒是經常互相照顧。
“還好有三妹妹在……”曲寶珍是將夏百合送回了夏家,還和尤氏又表達一番感激之情再走的。
“溫家老夫人沒事嗎?”其實看曲寶珍輕鬆的樣子,尤氏便能肯定自家小姑是藥到病除。
“沒事,老夫人是走路不小心扭傷了腳,看著嚴重其實沒傷到骨頭,我給配了點藥水,塗上去休息幾天就好了。”因為曲寶珍來找她時說了溫家老夫人腳傷了,所以夏百合帶了可能需要的草藥,看完病就在溫家熬藥,省去了來回奔波的時間。
“曲家大姑娘說得對,還好有三妹妹在。”黃氏抱著小石頭出來曬太陽,現在她和孩子都明顯精神了,長肉了,夏百合當居首功。
“誰說不是。”尤氏也笑道。
西溪和北潭這幾個村子,住的大都是犯官和其家屬,被流放來的人誰會給你住什麼好地方,這裡有山有水有地種有房子住,他們就應該跪下高呼“皇恩浩蕩”了,至於缺醫少藥……就算不是犯官居住的鄉村,不也一樣嗎?
自夏百合來了西溪,她先是治好了肖家的桂姐兒,又配藥給夏侯他們免除蚊蟲叮咬——肖家桂姐兒的事瞭解的人很少,但地裡蚊蟲太多,凡是下地幹活的男人們沒一個不是滿臉紅包的,然後本來和他們一樣的夏家父子,忽然臉上乾淨了紅包好了,看見的和他們關係不錯的,當然會好奇的問問。
夏家父子沒隱瞞,反而很驕傲的說是自家三姑娘配的藥,被咬得苦不堪言的人們於是問能不能也給他們一些,夏家給得也痛快,再然後用過的人發現,藥油簡直是神了,以前見到他們便瘋狂往上撲的蚊蟲現在一見他們是迅速的退避三舍!
夏百合在西溪乃至北潭一帶頓時出了名!
事還不算完,在夏百合來西溪半個月之後,給西溪許多家盤炕,大家都認識的袁師傅,他和他爹袁老師傅親自拉來一車的大白蘿蔔,說是專門來謝夏家三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