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樓平靜,平靜得就好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好像對自己的命運一無所知聞所未聞一樣。
如此,明澤帝也只是遠遠看上一眼,便轉身離開——因為沒什麼比明澤帝后重回更叫明澤帝精神振奮。
明澤帝如此無情,明樓真的沒有說什麼。
甚至赤池魔帝也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明樓到底圖什麼。這段記憶大約明樓實在也不以為意,所以沒怎麼刻骨銘心記了下來,叫赤池魔帝如今‘刨根問底’。但赤池魔帝想自己的母親,估計多是聽天由命就是了,孟婆說是讓自己的母親親臨人世贖罪自己,便是聽天由命,嚐盡七苦八難才能功成身退。
這麼說也牽強。
鳳凰始天尊翊嶼當時在做些什麼呢?
當年天界尚且有神一官職,便是德高望重的老神仙便可封神,這是帝權對其的一種肯定,與其之榮耀——本質上而言當年的‘神’與神只並存。但互不干涉,神只有神只的軌跡,神仙有神仙的作為。
其實神仙很早就出現了,只是伴隨著後世生靈覆滅的慘案,所以便使得人們力量幾乎全被打亂與埋沒。
但神只與神仙若真的狹路相逢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甚至融為一體也不是一定就是‘雞飛狗跳’的局面。
昔年鬥戰塑瞿宿應龍始天尊一時悲憤交加,竟直接落地成魔,開始屠城了。
當年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呢?
赤池魔帝長話短說,便是無上主宰歲辰看就世俗之中人們斤斤計較爾虞我詐的險惡之面,難免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於是乎一怒之下毀了支撐在天與地之間的柱子。
這可不是小打小鬧。想當年白龍神應對的也只是生靈塗炭,而並非六界消失——當時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收到了波動,便從沉睡之中醒來。算得上難得親自插手六界之事,同時受到號召,應龍始天尊與鳳凰始天尊二人將元始天尊已經入土為石的覺醒之心帶到了世間來。
心若磐石者可扭轉乾坤。
這覺醒之心便是元始天尊盤古那顆堅持不懈的心。
傳說表示——赤池魔帝也不知道是否具體——但聽聞,昔年原始天尊盤古一斧頭劈開天地後,用肉身苦苦支撐天與地之間的距離。
直到天地分離之間越來越遠,元始天尊盤古終於累了。
如此,但也算是功成身退,但元始天尊盤古素來周全,倒地前特地留自己的七魂變成擎天之柱,繼續代替他支撐天與地的距離,而八魄化做應龍始天尊、鳳凰始天尊作為芸芸眾生的守護神。
不僅如此,神只之事,赤池魔帝自己也不敢說全部一清二楚瞭然於胸,然而赤池魔帝卻記得,元始天尊盤古倒地之後,仍然將自己最後的溫柔彌留在了世間——根據元始天尊盤古理想之中的設想,自己曾經的呵氣變成了雲霧、兩隻眼睛變作太陽與月亮,骨骼變成山川、皮肉變作黃土,毛髮變作植被,血液變作汩汩清流、智慧的聚合變成了永珍眾生——至於始天尊鍥而不捨的精神變成世間最具體的‘陰陽五行’這種文明密碼,在此基礎上由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二人潛心專研,發現了,‘四象’與‘八卦’,接著,還有‘周易‘與‘占卜’這些文明密碼的出現。
而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毫無保留的將這些密碼以夢昭告了天下,從此,伴隨著歲月流逝文字這種文明傳承的出現,人們便開始了自己的修煉之路。
但元始天尊盤古故事不過是平鋪直敘的局外話。
事實上,元始天尊五臟六腑本因該隨著軀體,而與光同寢,終是塵埃落定,化為土石。
然而,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心懷顧慮——還有一說是,當年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聽天命使然,以血肉之軀將太陽與月亮駝到了光明軌跡之中,所以,功成名就得以封神。封神之後,鳳凰始天尊與應龍始天尊二人順天命繼續研究出了具體成文的,陰陽,五行,四象,八卦,周易與占卜。
這一系列成為無極,但是,就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因為研究占卜,所以,研究的過程之中雙尊無意佔卜了自己的命數,發現有浩劫等待。於是乎動身尋找了元始天尊盤古彌留在世間的覺醒之心。